伏了
立秋的节气是很明显的,也是颇有些奇妙的。随之而来的一场秋雨直接拉开了夏秋的界限。
立秋这天,蝉鸣如噪;秋雨过后,“噤若寒蝉”,一下子销声匿迹。
但伏了仍然声嘶力竭地依然如故:伏了,伏了。
我一直不能了解的是伏了的名称。这是怎样的一种小动物啊。它先于蝉而鸣,后于蝉而息。
我们在逮知了猴时,也会发现伏了的幼虫,往往不屑一顾。它的形体不足知了猴的二分之一,形同鸡肋。但它的鸣叫却又数倍于蝉鸣,当然是单只对比而言。很惊诧于这么小的身体如何发出这么大的声音。
也是下了一番功夫,想真正认识一下这种伴随了这么久的伏了究竟为何物。
“伏了,读音fú liao,蝉的一种。伏天时出现,外形酷似薄翅蝉,叫声酷似“伏了伏了”。”
仅此而已。
据此我的理解仅限于,伏了是一种类似于蝉的却又不完全是蝉的蝉类动物。
鲁西南的方言是fu lao。方言罢啦,也就一直不能有个准确的名字。因为我们这里说“熟”是“伏”,所以我也单纯地认为这是来自大自然的善意的提醒,熟啦熟啦。
之所以采用伏了,这是目前我能查询到的词条。
其实它是在蝉鸣之前,麦收时节就已经不知疲倦地吹响了成熟的号角。
每当这时候,母亲总是说,这小玩意都在催着人割麦子啦,毕竟是熟.(音fu)了熟了。
难以理解的就是伏了的生命力应该是要比蝉的强得多,至少时间跨度就要长的多。
它好像是单独作战,很难听到它连成一片的呼应声。但又总是在一片蝉鸣声中独树一帜,脱颖而出。那么肆无忌惮地压过蝉噪,旗帜鲜明。
伏了的形体过于弱小,以至于在树枝上寻找半天也难觅踪迹,当人们靠近时,它又能敏锐的察觉到,马上停止歌唱,难上加难。
是什么一种力量支撑着伏了歌唱着整个夏天,我不得而知。
我更不知道它的准确名字,以至于在网络资料这么方便查询的今天都很难令人满意。它自然是不在意的。
立秋后的天气明显有些凉意,惬意的很。偶尔听到一两声蝉叫,似乎宣告了它们的退隐。伏了也似乎为退出今年的舞台做最后的欢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