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5.6《问题发掘与系统解决方法培训》所得

2018-05-12  本文已影响0人  瓦良格_652f
2018.5.6《问题发掘与系统解决方法培训》所得

感谢领导给予这个机会接受为期一天的培训。经过本次培训,我有2正1中1反共计四点认知,分别如下:(所有叙述已转换成自己的语言)

2正:(1)问题的解决与否。(2)因果关系串图。

1中:5WHY深究

1反:效率比值

详述如下。

1.问题的解决与否

培训师明确了一个要点:不是所有问题都要解决。理由是资源一定不够。判断是否要解决的原则是抓大放小。工具是柏拉图。

在这儿我还有一个疑问:突发问题是否要解决?要花费多少资源?

经常发生的问题当然大家心理都有数,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但我们心理没数的是那些突发问题,猛然冒出来的问题。更难评判的是那些发现问题但还不知道影响如何的突发事件。这个时候怎么来给它定性?需不需要花大资源去解决?解决这个问题会不会带来负面影响?如果花大资源解决了,但其实这个突发事件根本不是什么大事,反而还有负面影响,是不是会导致资源浪费甚至埋下隐患?

如果今后还有类似培训,希望老师能把这类相对复杂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最好能提供一些工具。

2.因果关系串图

我认为这是一个好东西。如果能和邹教授讲的FMEA结合起来使用就能事半功倍。FMEA本身就是用于寻找问题的,我个人认为比本次培训讲的方法更好用。但FMEA到最后一步针对问题找对策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发现同一个原因存在于不同行,即一个原因会造成多钟影响。

有了因果关系串图,我们就可以在找解决问题方法的上一步引入因果关系串图。将相同的原因用序号或者颜色标注,一个问题只分析一次,后面再见到直接跳过,即可节省很多时间。

3、5WHY深究

我认为这个工具需要慎重使用,尤其在较多人参加的专题会议中。由于每个人对会议讨论内容的认知程度不一样,一旦遇上一个比较强势的外行,整个会议就可能被带入深渊。

而且从理论上来讲,一个为什么对应一个回答,回答一定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一个完整的句子一定包含主谓宾,那下一个问题是对主语、谓语还是宾语提问呢?要问的对象不同答案就不同,答案不同整个问题的走向就不同,而该方法本身就不允许有偏差。最近参加了一次有应用5WHY分析法的会议,明显感觉跑偏的力量很大。

简单说,5个WHY,假定每个回答有2种可能,那么答案就有32个,要在这32个回答中走对那唯一的一条路,概率只有3.125%,何况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谁知道针对一个答案能冒出来多少种提问呢。

就拿培训时候做的那个练习来说,给定选择的答案只是让我们匹配,多数人还是做不对。

更进一步的分析,用FMEA找问题像是用火箭炮进行火力覆盖,只要问题的根本原因在那一片区域就一定能被消灭。该方法对火箭炮这种工具的要求很高。而5WHY找问题像是狙杀,温湿度,风速,距离等所有射击诸元都会对你的射击结果产生直接影响,你必须要一枪毙命才能达到目标。该方法对狙击手这种人的要求更高。

所以说,对于比较懂行的专家而言,这个工具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找到问题的快捷方法,当然是好的。

4.效率比值

实际产能和最大产能的比值。老师说要到85%~90%才算合格,高的能到96%,我不同意这个数值。

按照这个算法,C6线去年一年连合格都算不上。

几年前,一个年轻时在国防部做计划的退休老头给我们上课,以1996年台海危机时他们做战争计划为例讲项目管理。其中讲到某个战争元素的数量统计,他们统计了中国所有能生产该元素的兵工厂,每个兵工厂有多少车床,这些车床中有多少能用多少不能用,能用的车床中有多少处于状态良好多少处于状态一般,状态良好的一天能生产多少产品,状态一般的一天能生产多少产品……

其次到人,每个厂有多少高级技工,有多少普通技工,有多少学徒,各种级别的工人每天在每种不同状态的车床上能生产多少个产品……

最今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竟然还要统计有多少做饭的阿姨!

除了兵工厂之外还要统计原材料供应等等一系列的东西……

最后算出来一个数据。

但是,报给中央军委的数据不是这个数,而是在这个数的基础上乘以一个系数。乘完系数之后的结果才是他们敢拍着胸脯向军委保证,一定能够达到的数量。

后来我又听过一个曾供职于美国NASA的培训师讲课,他讲的这个系数和中国国防部那个培训师讲的一样。

但都低于本次培训这个老师讲的值。

我个人理解,生产型企业有两种,要么人多,要么机器多。

人多的企业,人总会有事,都会请假。上班时间也总要吃饭喝水……都要时间

机器多的企业,一定有设备故障,需要停机处理。设备故障少的那些一定是保养的好,总是要停机做的。

我倒是没有仔细统计过,但还是觉得以前的培训师讲的数字更靠谱些。

别小看这些数字,一个错误的数字可能会让某些人或部门设立一个过高的目标,到最后是不管你怎么努力都达不到,徒伤悲……

以上即是我的分享

2018.5.6《问题发掘与系统解决方法培训》所得

我对于培训的自我要求是:一次培训掌握一点即可,最多不超过三点。多了会忘,还不如聚精会神获得一点。

本次获得的一点是:

因果关系串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