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默岩文学大学生活

这世界于我还有太多未知的可能,要一步一步去探寻

2018-09-06  本文已影响18人  时光掩埋不了笔尖的细腻

9岁一篇习作《我的梦想》,我是班上唯二的一个写了演员的,同学调侃我,“你能演什么啊?” “她这么瘦可以去演白骨精呐!”

10岁那年背一篇新概念的课文,获得老师莫大的肯定。当时有一个去BBC的梦想。

11岁,随学校一起到湖北剧院跑龙套,表演结束后老师称赞我们“小艺术家”。

12岁,一次背负梦想与包袱的小升初考试,惨败,与曾经最好的朋友分道扬镳。

13岁,重拾梦想,有了第一个自己喜欢的欧美偶像,知道“心心念念”是个什么滋味。

14岁因一部《来自星星的你》心血来潮学韩语。

15岁,了解播音主持和所谓的传媒生。

16岁,想学所谓的Kpop舞曲。初尝微信公众号。

17岁,了解自媒体。

18岁,初试小程序,想学泰语。

18年来在一个狭窄却舒适的安全空间生活着,也有过种种对未来热血沸腾、激情昂扬的设想,但大多只是想想。今天我毫无顾忌地把这些年来或一时头脑发热、或一时心血来潮的全部“梦想”都列了清单,它们或已遭现实无情打脸,或到现在还在坚持。不管怎样,它们都在曾经的某时某刻让我的生活闪闪发光。

记得有人说过,有些事情你现在不做,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去做了。

年轻是我们现在手中仅有的、别人再怎么眼红羡慕也得不到的资本。因为一切还未开始,你有种种不设限的可能,你还有大把大把试错的机会,可一旦荒废,便是自动放弃。

大学时代走过太多金光闪闪的人物了,名校交流生、靠奖学金过活的学霸、韩语达人、当酒店试睡员走遍大半个中国的“流浪摄影师”、旅游达人……

也看到过好多年少成名的励志作者、选择自由职业的自媒体达人,读过他们的励志故事、鸡汤干货,似乎懂得了他们过来人传授的一些道理。但这些远不够,还要一点一点去经历、去充实、去成长。有些路只有自己走过,才能真正明白、才会感同身受。

好在这是一个鼓励“做梦”的年代,也是一个肯定原创、支持创业的时代。有个性、有才气的人千千万,愿你身处其中也不逊色。

不忘来时,莫问前路。

未来已来,请多指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