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想法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人老了,为什么觉得子女是祸害?

2017-10-28  本文已影响1140人  温音宁

01

每次和老人聊天都会得到一些启发。

我见过的一些老人,看起来都面庞冷峻。这不是耍酷,而是他们的常态,仿佛中华民族5000年的沧桑写满他们脸上的每个皱纹。

但有个老人不是。

那次,因为早高峰。打不了车,便搭了一个老年的电动车。我实在难以拒绝一个热情洋溢的老人。

如果老人对你表现得很热情,很可能是因为他曾经犯下了错,你就是他失散多年的儿子(好吧,这纯粹是我的扯淡)。

更多情况下,是老人身不由己,比如说这位,还没入冬,老人居然戴着护耳罩。

秋天的早晨,微寒,如果骑电动车,那就是微寒plus,如果骑快一点,那就是微寒plus+牙齿动次打次。

早起的人,少有自律,更多是因为生活所迫。


02

6公里,15块,我没还价,看得出老人挺开心,一路上话说个不停。

老人是50后,膝下一儿一女,一路上他说得最多是生活的不容易。

早些年,地方政府有个规定,年过50的老人,一次性交足8万元养老金,60岁以后,可以每月领1千多元。

老人没有立即交纳,想等到快60后的再交。没想到,政策说变就变。他说,走关系是可以的。但,他祖上到他和儿子这一代,都农民,没有关系。

他说,体力活干不了,平时都是靠拉散客来挣点钱。

我说最近房价涨得很快,你是当地人,财富也可以增加不少,犯不着那么辛苦。

他感慨,房价是涨了,也要看地段。他住在城区外的农村,那里没有房价的概念。

我说,按您年龄,只养一儿一女,确实难得。我父母辈兄弟姊妹都有好几个。

他说,不是不想养,是养不起啊。

说到他的儿女,他也是一肚子苦水:女儿嫁出去了是外人,儿子更是指望不了,一星期都说不上几次话。

他儿子有家庭需要养活,老人如果再生点病什么的,儿子会生气的,因为要花钱。

老人说一点也指望不上儿子,平时也是自己拉活挣钱。

不过现在老人的生意越来越不好了,因为有地铁,还有很多共享单车……

他感慨:哎,我们这一代人经过反右运动,文革,老了还被亲生儿子嫌弃……谁都靠不住啊,还是要靠自己。

气氛骤冷。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快到目的地时,老人让我提前把钱给他,万一到了再给钱,被运管看到会扣车的。

03

听过一句挺有哲理的话:当我们变老时,我们会同时变得更笨拙和更聪明。

生理的退化,老人变笨拙是肯定的。

怎么会变聪明呢?那是老人对过往生活的总结和回顾,是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像马云说的,成功的人各不相同,失败的教训才值得借鉴。

对于刚才的老人,他的“聪明”可能是那句“谁都靠不住啊,还是要靠自己”吧。

有次在农村老家,我听说了村里的一位奶奶,被4个儿子嫌弃,生活得很潦草,几天不见一点肉腥味,饿得瘦骨嶙峋,眼球凹陷。

老人像皮球一样被提来踢去。

大儿子二儿子说,上次已经给过老人钱了,老三老四没有给。

老三的说辞是他照顾老人的时间最多,这比给钱更孝顺。

老四在外务工,整天都说挣不到什么钱。

老人另外还有2个女儿。女儿们都说,赡养妈妈的主要责任还是在兄弟身上。她们自己也有自己的家庭要养。

就这样,老人的生活越来越拮据,靠政府每月给的80元补助,和子女偶尔的关心,勉勉强强、磕磕碰碰地生活,噢不,是活着。

老人逢人就说她几个子女的坏话,说他们不孝顺,不养老。

04

孝顺是自然而然和天经地义的事情。同时,和这位老人的看法一样,传统的观念是“养儿防老”。

个人认为,这种观念是应该摒弃的,它突出了亲情的功利性,养儿育女,应该像龙应台《目送》里说的那样“暂时陪你走一段路”,“和你一起生长”,当你做到了这一点,你的家庭应该是一个温暖的家庭,这样的家庭里会难道会有不尊重、不厚待老人的情况?

所以,“养儿防老”是一个伪命题,养儿和防老,表面上有逻辑关系,实际上是给亲情蒙蔽上功利的面纱,意思是说,我养你了,等我老的时候,你得鞍前马后地伺候我噢。

其实,养儿防老才是真正的自私自利。把孩子当作投资,还盘算投资回报率。时常又说,只有父母情最真,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分明就是双重标准嘛!

另外,这样的想法不仅不酷,还漏洞百出。

我想问,难道非得等父母老了的时候,才能回馈父母?

05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都有各自的不幸。

对一个家庭来说,所谓的幸福,生活得体面是重要因素,这首先得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吧。不然,老人只能在寒风中忙碌和凌乱,这样的生活肯定是不幸福的。

所以,我想说,不幸的根源也是相似的:穷。

如果有较好的物质保障,谁会在美好梦乡中早早起床?

谁会整天冒着被逮的风险,和运管抓迷藏?

谁还会因为贫穷而推脱照顾老人,进而推诿责任,甚至兄弟姊妹之间心生间隙?

穷,才是根源啊。


06

解决穷的有效办法,可能是先让自己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可以自食其力,不给自己,不给他人,不给社会带来负担。独立的人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尊重,因为人的天性怕被别人麻烦的,哪怕是最亲密的关系也是这样。

独立的人,生活得会更体面。如果一开始,我们从小就接受这样的教育,我们更容易掌握该有的生存技能。

郭德纲教育他儿子郭麒麟说,对于一个艺人来说,作艺比作秀更重要,平地抠饼,对面拿贼,一门技术走天下。

所以,自己拥有的,才最有底气。

当你谁都不依靠的时候,你需要的都会向你靠拢。


07

记得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有学者推论,中国未来将进入空巢+老龄化社会,为什么?

因为社会正在加速城镇化进程,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人的素质随之增强,人们的想法会更加多元,做法也会容易获得尊重。

一些人成为了丁克,终生无儿无女,他们也可以生活得幸福,因为他们有良好的保障。梁朝伟刘嘉玲夫妇就是丁克的拥趸,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有梁朝伟刘嘉玲夫妇的条件,只是不可否认,这样的情况会越来越多。

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已经结婚6年,现在还是无子女,她说,穷怕了,在没有该有的物质条件时,不会生孩子。老娘的子宫,老娘决定生不生孩子,什么时候生孩子,甚至是不生孩子。

发现没?

这样的情况,许多发达国家都有。

人们不再疯狂地生孩子,尤其是自身没有经济独立的时候。为什么?因为人们越来越对自己有理性的判断,越来越尊重内心的感觉。

人们越来越能看清事物的本质:谁都靠不住,自己才能给自己安全感。

只有这样,当我们老了,我们可以像塞缪尔·巴特勒的描述:脸上的皱纹,不外是表现本来有过笑颜的处所。而不是埋怨社会,埋怨他人,埋怨子女。

回到我们开始提出的疑问,人老了,为什么觉得子女皆祸害?

很简单,因为子女觉得父母是拖累。


-end-

我是温音宁,立志写够666个情感故事,送给越来越好的你。愿和你一起,在这残酷世界,做个温暖而有趣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