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第二十章 十有五而志于学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论语,百姓都很熟悉,特别是“三十而立”这句。而刚好,今年,我正是而立之年。我很幸运,在这个人生有意义的年龄阶段,我结婚了,和亲爱的妻子。
孔子的这番言论,概括了人的一生所学之至。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学习的目标,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十五岁时,是学习的黄金时期,没有太多的生活琐事,绝大部分时间就是学习。所以,这个时间段,每个人都需要“至于学”,设立学习目标。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参加工作,会发现,鲜有时间去翻书学习了。因为每天工作的事情都忙不完,还要很多的应酬,要想安静的抽出15分钟或半个小时来学习,是件很奢侈的事,如果要把这件事每天坚持下去,更是一件难得的事。
三十而立,是孔子所认为的学习的第一阶段。经历过三十之后,人开始成熟,做事开始老练,甚至“油条”,不会那么愤青或激动。
四十而不惑。不惑:即没有什么可疑的。真的能做到吗?不太可能。但是能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即可。
五十而知天命。到了五十岁,差不多接近退休了。其实,在国外,五十,算很年轻的。应该算是知“天命”。可似乎中国人到了五十,觉得自己忙了一辈子,孩子也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家庭,所有的义务都完成了,应该享受剩下的生命了。所以,“知天命”了。
到了六十岁。那听什么都不会觉得激动或冲动,经历了那么多,差不多什么都经历过了,所以,没有什么话“逆耳”的了。
到了七十啊,就心想什么,就是什么吧,离离开人世不远了,不要太强求了。中国老人,很多到了六十,就开始享福了。也是,中国人,一辈子的努力目标,就是为了下代过的比自己更好。所以,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孩子成家。孩子成家了,他们就安心了。七十,随是随心所欲,但是,重要的一点就是“不逾规”。不要因为一辈子都很太平,到老了,却“逾规”了,犯了错,这就“后悔不过”都无用了。
从十五而志学,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规。孔子所提倡的是:一辈子都要时刻去学习,人生才不会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