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豆瓣、36氪、知乎、简书说起,人是有血有肉的人(中)
海淀图书城变成中关村创业大街,我突然疑问的问自己,这是创业的力量?还是政策的力量?或者是资本的力量?或许都有吧。
其实在知道车库咖啡前,我更早知道创新工场,从成立时间和开复老师的影响力来看,我这种更早知道应该也是理所当然。
创新工场第一批的孵化企业中,当时我只对“知乎”印象深刻,并尝试去注册、去试用。这种简洁风格、问题的讨论氛围,立刻就吸引住我了,这种使用体验也让我马上联想到了豆瓣,很像豆瓣影评,大家很愿意去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愿意去写长文,读来还不觉得枯燥,甚至有趣。
既然我可以是豆瓣的早期用户,其实也注定了我是知乎的早期用户。有好的内容,作为一个纯粹的读者,我自然愿意去读。
其实,豆瓣和知乎,应该算是用户产生内容UGC,内容成就它们的典型。写到这,我就想深一步问自己,为什么大家愿意去读它们,而不是媒体编辑写出来的文章呢?我想应该是,豆瓣和知乎的很多用户,他们既是读者,也是写作者,仅仅是因为他们喜欢看东西、写东西,而且约束比较小,可以很个性化,而且网站也倡导这种有观点的个性化。
而我们看到的大多数媒体文章,看文章时,你隐隐感觉到这文章背后的媒体影子,是媒体在说话,而不是写作者在说话。可媒体是企业、是机构,不是人,你感觉到的不是有血有肉、有性格在里面,你感觉到的是理性、事实、客观、甚至严肃在里面。
这就是为什么当36氪出现后,即便知道它是媒体,可你读他们的文章时,你会感觉是一个人在写东西,而不是一个企业机构在写东西,这个人是一个和你一样有血有肉的人。与其说我在读作者的文章,不如说我在听作者说话,“读”毕竟有时还挺费劲,用眼程度上、文章字数上、篇幅上、语句理解上,“听”就不同,是一个很自然的接收、接听过程,可以比较顺畅,自然的过程。所以,在我心里,其实是将36氪归结为和豆瓣、知乎一样的网站,让我愿意去读、去看、去“听”故事,去关注这个讲故事背后的作者,这个人,然后我才可能更愿意去了解作者依托的这个平台,以及这个平台的创始人,这些跟我关系更远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