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孤独的灵魂都能得偿所愿
很喜欢香港大学孙教授的这段话“大学,就应该是早起吃点早餐;跑跑步;专业课认真听;公共课看看自己喜欢的杂志;中午小睡一会儿;下午参加个社团活动或打打篮球;晚上陪着喜欢的人散散步;或去自习室安静地看看书……社会不需要学霸,也不认什么学生会主席,更不希望看到学生放弃学业去创业。你只要能平稳完整地读完大学,寻找到自己所爱的人和兴趣,多去没有目的的看些能丰富自己思想的书,认识几个好的不成样子的朋友,锻炼或是塑造自己的身体,学精自己想要从事事业的专业知识……做到这些,平淡地度过大学这几年你就已经足够优秀了”。
一
进入大学已有些日子,可总感觉日子过得越发迷茫。想想半年之前自己还坐在在高中教室,坐在窗前那个位子上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一腔热血为了高考奋战,以现在的目光看待那段日子真是累并快乐着,那时候老师总说,高三很苦但也很珍贵,人啊,总是后知后觉,那时候并没什么感觉,可是现在想想,那段日子真是会让人嘴角上扬的日子。那时候老师总说大学多好来激励大家努力,可当真正跳出高中进入大学,又有几个人真的发自内心感觉大学真好呢,至少我不是那几个人中的一个。 三个月前,初来乍到,对于大学的一切我都很好奇,仿佛在大学要多多参加活动,要进学生会,这样能够磨练提升自己已经成为潜意识中的一种认知,所以那时候我也有一股热血想要当班长,也想着要进学生会来年留个部升个官啥的,所以我也乐此不疲地去参加一个个面试。最后也算得偿所愿当了副班长,进了几个学生部门,可渐渐的,那一股子不知道应不应该称为干劲的干劲开始消散,我发现,学生会、班干部这些东西和自己想象中的并不一样,它会在某个晚自习下课也就是晚上九点多开个例会,它会强迫你去开一些不明所以的会,它会在某个本应该在教室或者宿舍安静看书的午后让你去干一些所谓的工作,而且总有那么一批人对这些工作乐此不疲,总有那么一批人每天对着部长主席一声声学长地叫着。很长一段时间我也强迫自己告诉自己这些事情会煅练自己,强迫自己干自己觉得无意义的事情告诉自己其实这些事有意义。。。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用了太过刻薄的眼光去对待这些事情,有时候真的挺羡慕身边的人,羡慕室友,他们忙于各种学生活动而且干劲十足,而我却显得茫然无趣。 不过人和人总是不同的吧,有些人喜欢学生会那种气息,而有些人不喜欢。而且,我想如果当时我没有选择副班长与学生会,或许现在还会憧憬它们。人生总是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岔路口,你选择了期中一条,走着走着总会向往另一条路上的风景,但已经无法回头。生命中总有一段时光充满不安,可除了面对别无他法,难受的日子总会过去,只希望自己把能改变的尽力去改变,无法改变的能有一颗坦然的心去接受,记得勿忘初心,记得善良,记得把傲气收敛入傲骨。

二
某天晚上和老妈通电话,告诉她自己极其不情愿的被迫去日租房时,老妈说的一句突然让我愣了,你不是一直很喜欢热闹很喜欢玩么,怎么不想去。老妈总是很了解儿子的,高中时我总是很爱热闹,周末和没有晚自习的时候家里几乎见不到我的身影。老妈这句话突然让我意识到现在的我多么喜欢一个人享受孤独,有意识的回避各种集体活动、部门活动,甚至晚自习都宁愿选择自己在宿舍静静地看书也不愿去教室,曾经连上厕所都喜欢与人正群结对,现在却好像开始享受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去校门口买些吃的,一个人去洗澡,一个人在安静的夜晚带着耳机在操场一圈圈的漫无目的地走着或是坐在高高的看台上仰望着没有星星的星空。每当这种时候仿佛世界和时间都是自己的,不用在意他人感受,不用等着所有人吃完饭、洗完澡一起回宿舍。给老妈说了自己的感觉后老妈一度觉得她儿子要自闭不合群,为此我还给了她好几个大大的白眼。我想,或许这个词来形容也对,也好像不对,只是时间久了,越来越觉得有些事情,一个人就好。
我不知道这些想法是对是错,只是不想逼自己干不喜欢的事情,强迫自己进行那些所谓的锻炼。早上六点来钟起床,洗漱吃饭上课,中午小憩一下,下午看看书,或是坐在教室里有阳光照着的课桌前天马行空的发发呆,晚上出去走走,不用去刻意追求什么,这样的大学好像才是我想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