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送妈妈项链反被嫌弃引热议,妈妈的嘴,能伤害我千万次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一位女士在微博上吐槽:“给妈妈买礼物变成了给自己添堵。”
原来过年的时候,这位女士想让妈妈开心开心,就想给很少买首饰的妈妈买条金项链。因为今年是兔年,她特地选了一款兔子吊坠的黄金项链,也是讨个瑞兔呈祥的好口彩。
没想到,妈妈收到项链后不但没有开心,反而对这位女士一阵数落。
“不好看,太丑了,我不喜欢。”
“现在都没人戴黄金了,能退吗?”
“你这审美观太差了,低级。”
就过年那几天,这位女士的妈妈对她穷追不舍,一直要求她退货。
“能退吗?赶快拿走,不能退我就还给你。反正我不要。”
“再不退我就扔掉。”
这位女士说自己非常难过,本来大过年的,不就是想哄老妈开心嘛,花点钱自己也愿意的,没想到换来一顿数落,还有很多指责,她说:“感觉跟妈妈是没办法好好沟通了。”
01 .
/
给爸妈买礼物却被骂
我真的太理解这位女士了,因为我自己也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
记得我工作后拿到的第一个月薪水,是给我外公外婆买衣服,买好吃的,回想起外公外婆还真的很好,我买啥他们都喜欢。
不过后来我给我爸妈买东西,过程就没那么友好了。
前段时间我妈还一直说去年我给她优衣库买的羽绒马甲,今年真是派上用场了,今年冬天冷她就一直穿在里面,款式好看,又软又轻。
我都没好意思告诉她,去年我刚给她买羽绒马甲的时候,天天打电话数落我:
“这种马甲买来干嘛?我又不穿的。”
“这么贵啊,谁要你买啊,我自己有马甲啊。”
“能退吗?我不穿的,去问问能不能退。”
当时我坚决不退,一来没时间为了一件马甲跑来跑去,二来我之前就听我妈说晚上起来上厕所很冷,又不愿意穿衣服,正好有个羽绒马甲披一下,我觉得这很方便。
还有去年我给我爸买的茶叶,因为我爸喜欢喝茶叶,我就告诉他这款是原生态不打农药,口感也非常香,很好喝,我给他送去两袋。
结果被他数落半天:
“什么原生态,你就是被人家骗了。”
“你这种什么茶叶,就是普通的茶叶。”
“以后不要随便给我买,我要喝我自己会买的。”
“你买的什么东西,我都看不上的。”
过年旅游回来,我给爸妈送了点年货,随口说了一句,你们还要不要买羊绒衫,要买的话我来买。
没想到我爸突然气的直跺脚,马上就吼到:“谁让你给我们乱买东西,谁要你买东西了,再买来我就扔出去!”
当时把我气的,就告诉自己,不买就不买,以后真是没法沟通了。
所以,我很理解新闻里这位女士和妈妈的沟通方式。
02 .
/
孝顺背后是爱还是评判
以前我都会觉得,我爸妈太作太难搞,反正我怎么做他们都不太满意。后来学了点心理学就知道,其实这里面有很多是我的自我评判。
因为从小爸爸就说希望家里有个儿子,希望我是男生,重男轻女的思想很重,从小我就一直觉得自己不如男孩子,对自己的评判非常多。
爸妈对我的不满意,其实只是外在的表象。根源其实是我自己对自己的不满意和评判。不满意自己因为是个女孩,在大人面前的表现永远不如男孩:
成绩好时就说是靠刷题的,男孩子一般天生聪明;
成绩不好时就说女孩子理科总比男生差;
工作以后,工资少的那几年,妈妈经常说,女孩子赚钱少很正常,那我自己的潜意识也默认了,所以不管怎么努力,钱少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我自己评判自己,女孩子再厉害也赚不过男生的。
而我对他们的孝顺,其实就是想让他们觉得这女儿还挺好的嘛,没我以前想的那么糟糕。再多一点就是说我几句好话吧,不要老是评判我啦!
所以,后来我觉察到,我平时给他们买什么东西,告诉他们很多新闻,我看到的,我听到的一些道理,其实本质上还是一种评判。
评判的潜台词是,我都工作了这么多年了,在社会上见识的也多了,我的眼光肯定比你们好啊,你们为什么要来质疑我呢?
当我看到这一点的时候,突然感叹,这哪里还是孝顺,爸妈需要我这样的孝顺吗?
在《论语》为政篇中有一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意思是当今社会所谓的孝,只能说是能够养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没有对父母发自内心的尊敬和接纳,那赡养父母和饲养犬马又有何区别呢?
我也知道,过去的条件和现在真的是没法比的,过去父母一个月的工资才100多块钱,就能撑起全家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了,而现在自己有点小出息了,当然是想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但其实父母眼中的好日子,跟我们现在理解的是不一样的。
像我爸妈经常说起的,他们意识里面觉得什么是好日子?
就是平平安安的,一切太平,无病无灾,心里踏踏实实的,那就是好日子。
至于我以为的大房子,他们会觉得打扫起来很麻烦,我以为看起来漂亮的衣服,其实他们穿起来还不如自己的衣服舒服,我以为好吃的大餐,其实他们老年人的胃根本不舒服……
这样的孝顺全是“我以为”,哪里有真正的孝顺和尊敬,更别说爱了,想到这里心生惭愧。
03 .
/
最好的爱就是允许接纳
说起清明扫墓的事情,今年我妈决定不再给去世多年的外公外婆扫墓,当时我很不理解,一向被全家人称为最孝顺的女儿,不是应该第一个主动张罗扫墓的事情吗?怎么就这么没有意愿了?
我妈说:“人活着的时候,好好服侍他们,死了以后就没有任何愧疚和遗憾了。爸妈活着的时候,你们一个个说忙工作,忙家里的事情,每一个来的,死了以后烧再多东西也没用啊!”
到现在我才真正理解我妈说的。确实,在外公外婆生前,她全身心的照顾,送走他们最后一程,全是她一个人,那个时候,每周末就回家一次,我正好也从大学回来,平时我去学校的时候,她就住外公外婆家,十年如一日,没有一句怨言,直到他们去世。
对我妈而已,心中已没有任何愧疚,也没有任何的遗憾,所以葬礼上,妈妈没有任何悲伤,内心十分平静。
反倒是其他几个子女,平时很少来看望,连最后进医院陪夜都不怎么陪,外公外婆去世之后,内疚的不得了,但为时已晚,所以,每次扫墓就会买一大堆纸钱烧给他们。
不说他们怎么样,我只是觉得我现在是真正理解了我妈的想法。
有句话叫“顺者为孝”,遵从父母的心意,接纳他们的想法,不要加入自己的评判,“我觉得”“我以为”“应该要”……。
记得有一次,利帆老师给我分享了她和妈妈的故事后,讲完之后,我突然发现原来这才是真正的接纳。
记得利帆老师讲过她和母亲的小事。
过去她总觉得母亲特别唠叨,每次回家都对她各种叮嘱,她经常觉得母亲很烦,也总是以“烦死了,烦死了,不要再讲了”对付,然后就走开了。
但后来利帆老师成长以后,就觉察到母亲对她的唠叨背后都是满满的爱啊!不管自己长多大,做父母看自己的孩子始终觉得还是孩子,还是会有各种担心,所以唠叨是正常的呀。
在看见背后的这份爱之后,有一次利帆老师回去,她母亲还是照常跟她唠叨,但那一刻她一点都不觉得唠叨了,而是不管母亲说什么,她都觉得好。
利帆老师说,那天晚上母亲睡床的这头,她睡那头,母亲把她的两只脚捂在怀里暖脚,那一刻她就深深地感受到母亲对她的无条件的爱。不管之前自己多么评判,多么嫌她烦,但在母亲眼里,对孩子都是爱。
所以说,很多时候,我觉得爸妈老觉得我做的不好,其实归根到底是我自己的评判在里面起作用,自己对自己的评判,自己对他们的评判。
当我看见有这些评判,放下这些评判之后,父母也自然而然的开始对我的态度发生转变。就像我经常说的:“你好好说话行不行。”
学会尊重父母的想法,学会跟他们好好说话,接纳他们的选择,让他们舒服自洽,才是最好的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