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 上限效果理论、知识沟
【上限效果理论】
个人对特定知识的穷追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于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的也就早;那些社会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赶上前者。它是对“知识沟”理论的否定。
大众媒介传播的多是普及性知识,无论富有者还是贫困者从大众媒介那里得到的都不能超出这个范围,因此大众传播带来的结果不是社会知识差的扩大而是它的缩小。
通俗地说,由于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活动的作用,社会的“知沟”一开始呈现出扩大的趋势,但最终还是会缩小,其理由是由于三个“上限”的制约:
第一,信息源的性质所决定的“上限”。大众传媒传播的知识只是某一范围、领域,某种程度上的“一般”知识,并非是“高、精、尖”的知识。无论处于什么经济地位的受众,都不可能从大众传媒中获得超过这个范围、领域、程度的知识。
第二,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在大众传媒的受众中,那些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在感觉到自己的某种知识已经充足的时候,就会自动减慢或停止对这方面知识的追求。
第三,现有的知识已经达到“上限”。如果受众个人的知识程度已经高于大众传媒所传播的内容,他们便不会再通过大众传播去寻求知识。
【学界对上限效果理论的否定】
“上限效果”假说提出后,学界对此也提出了不同意见。学界认为,“上限效果”假说所说的“上限效果”,虽然在大众传媒受众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获取过程中是存在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个假设也还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个人知识上限是否一定存在?从大众传媒受众个人在整个一生追求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这个“上限”是否一定存在,还需要进一步考察。这是因为,受众个人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领域追求获取某一特定知识会出现“饱和”,这些知识的增加会出现停顿。这时,他们就会开始对下一个新领域的知识的追求与获取,这就必然会增加他们的知识总量。
第二,知识在更新,过时再获取的知识会打折扣。知识是会不断更新,逐渐老化的,那些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在追求获取知识方面即使在后来某个时候到达了社会经济基础位高的人的“上限”,而这时因为时境的变化,他们获取的知识的实际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因此,那种认为通过大众传播的“知识平均化”效果可以消除社会“知沟”,实现普遍社会平等的观点是不成熟的。
【知识沟】
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处于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获得媒介知识的速度是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差距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外,还有五个因素是造成“知识沟”扩大的原因:
第一,传播技能上的差异。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较大的阅读量,这有助于他们对公共事务或科学知识的获取。
第二,知识信息储备上的差异。从先前的大众传媒和正规教育渠道得来的知识越多,这些见多识广的人,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就越快。
第三,社会交往方面的差异。“教育通常意味着日常行动圈子较大,参与更多的社会团体,人际交往更多,由此扩大了与他人讨论公共事务话题的机会。”社交活动越活跃,交往的范围越广,获得知识信息就越快、越多。
第四,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接受、理解和记忆方面的差异。对信息的选择性接受和记忆,可能是态度与受教育程度综合作用的结果。大众媒介的研究始终发现,人们往往以符号(既有信仰又有价值观)的方式解释记忆信息。也就是说,个人生活的水准、层次与大众传媒的内容越接近,对媒介的接触和利用程度就越高。
第五,发布信息的大众媒介系统性质上的差异。迄今为止,传播有一定深度的关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知识的媒介主要是印刷媒介,其受众主要集中于高学历阶层。这与当今的广告不同,科学知识、公共事务和新闻一般重复较少,而重复有利于社会地位低的人群对话题的学习与熟悉。
“知识沟”理论是关于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理论
“知识沟理论”认为,在操作上,“知识沟”假设至少可以用以下两种方式表达:
第一,经过一段时间,文化程度高的人,对媒介大量报道的话题知识的获取速度,比文化程度低的人快。
第二,在特定的时间里,经媒介大量报道的话题知识获取与教育程度的相关性,比未经大量报道的话题高。
“知识沟理论”认为,当上述五大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起作用时,社会经济地位高的阶层都处在有利的地位,这是造成“知识沟”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知沟”也就尤为明显。
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处于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获得媒介知识的速度是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差距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