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教什么》读书笔记11|在阅读中学习习作

2023-07-05  本文已影响0人  青箬笠0

    该章内容以《回忆鲁迅先生》备课为例。

    作者指出《回忆鲁迅先生》是传记体的琐记。这篇课文教什么?一是,认识一个更生活化的、更真实的鲁迅;二是,感受萧红文章的“上乘”。

  这是篇传记,展示本身就是(文献、史料)价值。文章就是“真实地、客观地展示、呈现鲁迅的另一面”。文章客观地记录细节,客观地展现作者眼睛所看到的,这里所有的细节都不需要分析,这篇课文就是展现真实的鲁迅,到此为止。

    许多评论家都认为萧红的一篇文章是写鲁迅的文章中的上乘之作。这篇文章没有感性词语,只呈现鲁迅的语言和行为,不做评论。(用情很深,下笔看起来很淡),这就是萧红很有骨感的语言。只是记叙,白描。看起来像流水账,人的内心、情感,都在文字背后,就是“留白”。这是萧红这篇文章的“上乘”之处。

    课文开头写鲁迅的笑:“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要体会萧红的笔法,可以让学生写写开头,和课文比较。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课文的句子看起来很平常,其实是很难的。

  这样的写,是通过写促进阅读,促进理解。

  感觉萧红的笔法不太好理解,也可以让学生为自己的家人写一篇传记。通过比较,就能够体会出萧红不用感性词语,不做主观评价的语言特点。

  作者最后有一部分小结。为什么在阅读中学习写法?

    1.促进写作

    在阅读中“学习写法”要达成促进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教师需要明确,阅读中教的这些写作知识或技巧在写作教学中教过吗?教这些写作知识或技巧能解决学生写作中的哪些问题?

  个人感觉学习写法,一定要由练习,在练习中进一步完善,可以有效练习写作技巧。

  2.促进阅读

    让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什么,还让他们了解课文是怎么写的。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得意忘言”的情况

  “得意忘言”指,学生以语感状态识别到课文“怎么写”,从而直接获取“写了什么”。这种情况下让学生了解课文是怎么写的,是要求学生将其语感的状态转化为语识的状态,即识别课文中所运用到的语文知识。

    第二,不能尽得其意的情况

  学生对课文写了什么不能尽得其意,即学生理解的层次问题往往不在字词层面上,而是在阅读的高层次理解上,即对文学作品的表现功能(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韵外之致)理解不到位。

  “文学的表现功能根植于暗示、象征”,教学生尽得其意,其实就是让学生通过品味“怎么写”(言语形式)体会其所暗示、象征的含义--“写了什么”(言语内容)。

    总之,在阅读中“学习写法”,是为了促进学生理解,要为阅读而教知识,不能为教知识而教知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