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八下第一单元 单元说明
单元目标:
1 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其中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2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3品味课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
编写意图:
一 内容
第一课《社戏》
体裁:小说
内容:《社戏》是一篇经典课文,通过外来少年“我”的新奇眼光,体察水乡平桥村的村民生活、自然风光,感受水乡的敦厚和睦的民风。
作品围绕“社戏”展开情节,事件集中,人物鲜活,夜间水乡之景非常有意境。
作品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文中的“平桥村”“鲁镇”是虚构的,显然是一篇小说。
教学时不要纠缠于作品是小说还是散文的文体特征,而且要把教学重点放在领会文学形象,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
第二课《回延安》
是当代一首著名的抒情诗,教学时,要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感受诗诗人饱满的感情,感知诗作的明亮、瑰丽而带有乡土气息的意象,并体会诗作模仿陕北民歌旧形式以表现新时代内容的特点。
第三课《安塞腰鼓》
是一篇新时期的经典散文,它写陕北高原、写高原腰鼓,写打腰鼓的人,展示高原的民俗民风,以及高原人奔放雄健的精神气质。
它在语言运用和修辞方法方面尤其值得认真学习。
第四课《灯笼》
是一篇抒情散文,它以“灯笼”为话题,串联起早年乡村生活的诸多记忆,表现旧时的乡村民风民俗,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同时还以小见大,借“灯笼”这一形象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愿为保卫国家,充当“马前卒”的意志和热情。
二 主题
这些课文的主题并不局限于民俗文化,而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如《社戏》还表达了作者对未受现代文明污染的淳朴人性的期盼。
《回延安》还表现了延安精神和社会主义建设热情。
《安塞腰鼓》还表现了陕北高原人民蓬勃的生命力。
《灯笼》还表达了保家卫国的意志和热情。
三
这几篇现当代文学作品,还着意于进行文学鉴赏教学。
可以分析《社戏》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可以品味《回延安》的一系列意象,分析其修辞手法,并训练现代诗歌的朗读方法。
通过学习《安塞腰鼓》和《灯笼》,理解抒情散文写作的切入点(腰鼓,灯笼),理解散文的构思章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品味散文优美而精巧的语言。
课本上的单元导读第二段:
(1)学习本单元要体会作者是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
(2)还要注意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品味作品中赋予表现力的语言。
(1)这一点的关键不在“综合”,不在“多种”,而在“根据需要”。
小说《社戏》以记叙为主,但同时也穿插了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篇幅不多,但运用的都恰如其分,在烘托气氛,凸显主题,传达情感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于表达方式合理使用的分析,不仅用于本单元,也用于其他单元的课文。
(2)品味语言是语文课的基本任务之一。《社戏》和《回延安》是教读课文,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同时,提示品味的方法、技巧和策略。
品味语言的教学要与朗读教学相结合。
《社戏》是叙事作品,通过朗读和默读来体会人物的心理、说话的语气,体会描写,叙述议论的精彩之处,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
《回延安》是抒情诗,情调高昂明朗,要大声朗读,读出节奏,读出诗情,诗意读出诗句的美妙。
《安塞腰鼓》是抒情散文,情绪高昂,情调畅快,要像朗读抒情诗一样朗读这篇散文,读出语言的形式美,读出文章的气韵。
《灯笼》是情调优雅而又激越的抒情散文,朗读时要有优雅的情调,读到课文最后要表达激昂的情调。
朗读是对作品语言的直接感知,朗读好了,品味语言并有了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朗读的效果实际上就是品味语言的效果。
品味语言还要与理解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相结合。
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需要通过具体的品味语言的实践来进行,需要对多种不同的语句作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