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日志-习惯力2.3 习惯回路-20200729
【精时力学习日志】
本训练营:阅读营·习惯力
今日书籍:《习惯的力量》
今日主题:2-3 习惯回路
学习日期:2020年7月29日
1、[我学]今天在课程中的收获:
(1)习惯回路:暗示→惯常行为→奖赏。
(2)2.1课到2.3课的内容有想通之处。基于此,崔律对三本书进行了对比:
《坚持》的行为模式化:实践经验,容易,侧重How。
《做到》的反复铭刻:社会现象,中等难度,侧重What。
《习惯的力量》的习惯回路:大脑科学,难,侧重Why。
可以将三本书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学习和实践。
PS:《习惯的力量》的作者是非专业人士,但是写的内容多实验、研究、理论,使用起来有些困难,三周内崔律只使用这一次。
(3)用荔枝邀请卡做日签发图:①体现了四化中的流程化和模板化。②之所以多做一步,先生成自己的邀请卡,一是是为了助人达己,自己的分享是一种付出,相应的,也会有回报。二是在朋友圈中放2张图片会看不清内容,放一张图片字迹清晰,是用户思维的体现。③感觉日签发圈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是将习惯力、四化(省力高效)、关系力、用户思维等都串联起来了。
2、[分享]我的专注仪式感:
(1)物品:①电脑背对的墙上(视线右上方)贴着“专注上课”的标语,抬头就能看到,提醒自己要专注,要一次只做一件事。②目前已经只用手机看网络小说,较少使用电脑看电影,将电脑作为工作、学习、自我管理的工具。
(2)行为:①去洗手间,倒杯水,回到电脑桌前,打开电脑的印象笔记等,基本上就能进入状态。②将手机微信设置成无角标、不提示新信息等;电脑微信放到后台,隐藏图标和通知,专注的时候甚至会将电脑静音,以免微信新信息的提醒音干扰自己。
3、[其他]A、自问+自答/B、问崔律/C、想说的话:
C、想说的话:最近三天的内容相似,第一天2.1课的日志内容非常丰富,第二天2.2课就开始有点难产,第三天2.3课更加写不出来,写到这里还不到一千字,感觉不是很好。如果要转换思维,怎么转?把今天当作小小的休息,犒赏自己1.1课到2.2课认真写日志吧~
4、[预习] 《做到》P163快修与妙修:
(1)无奈的吐槽:翻译人员成功做到了让人云里雾里,“快修”和“妙修”两个概念让人从名字上完全看不出来具体含义。通篇读下来,感觉快修像是及时满足、及时奖励,妙修没有找到合适的词汇来替换,是间歇性给予奖励?
(2)快修和妙修都能让人通过被诱惑、被奖励而坚持下去。
文中说快修是直接强化,妙修是间断强化。强化什么?直接一般对应间接吧?间断一般对应持续吧?感觉这两个概念的对比维度不同呀。
快修更多的是开始阶段,比如反抗期,妙修适用于不稳定期和倦怠期。
(3)快修:要点是人们开始做这件事之前,就很想要做这件事,很想满足自己的需求。快修的奖励要合适,要因人而异。这里让我联想到《赞赏的5种语言》,不同人的赞赏语言不同,如果能事先了解,并且选择那个人的赞赏语言效果更佳。
(4)妙修:重复某个行为一段时间后,可以逐渐减少奖励,逐渐对奖励“脱敏”。因为每次都获得奖励,人们很快就会感到无聊,不想继续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