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深情让人很难过
白血病女童罗一笑去世,遗体将用于临床医学科研,昨天的新闻上的标题如是说道。
罗一笑,这个大眼睛的可爱的姑娘,最终还是没能站住,没能度过平安夜,平安一生。对于这个姑娘我了解甚少,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那张她在玻璃后那双带着笑意却隐隐闪着泪光的大眼睛。
罗尔事件很乱,金钱,爱心,真情,假意......许许多多真真假假掺和在一起,乱得我根本没有心思去了解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况且我也很愚钝,对于这些是非真假没有敏锐的判断力。我不知道究竟是谁错了。在整个事件中,我知道并且唯一确信的是,罗一笑病了,并且最终她离开了。
我很难过,对于生命的逝去,以及嘈杂的人群。
余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当初朋友圈因为《罗一笑,你给我站住》集体刷屏为小姑娘筹集善款,而今在她离世后仍旧惦念她的人却寥寥,朋友圈早已被圣诞平安夜快乐的节日气氛所取代。也明白爱心是一回事,感同身受是另一回事。传递爱心没有什么不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要过,况且道德绑架也是一件极其恶毒的事情,只是这样的爱心莫让我莫名地感到难过失落。我知道这样是一种必然结果,却不知道为什么。
鲁迅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很多时候我也这样觉得,所以会经常话说一半把另一半咽回去,看大家很热闹的地在海阔天空地谈论一些事情,却没人在乎彼此说了什么时识趣地闭上嘴巴。
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别人问我妈妈去哪里了,我会很坦然地说,她离世了,到后来别人再问我,你妈妈去哪里了,我会笑笑不说话,搪塞过去。不是存心欺骗和隐瞒,只是你会觉得当你很认真的说,“哦,我亲爱的妈妈永远离我而去了”的时候,他们会表现出比你还难过的样子同情地拍拍你的肩膀:“没事的,都过去了,你妈妈在天堂看到你幸福她也会幸福的。”而没过多久便会因为其它的事情大吵大笑,好像刚才的悲伤只是装出来的一样,扔你一人留在原地自顾自悲伤,这样会令你觉得莫名的更加难过——不如不说。
我的心思有的时候过于敏感,我会清楚的感受到别人看我的目光中的变化:惊讶,不可思议,继而是同情和怜悯.......也许到最后的最后还有一种优越感。
也许人们天生爱同情弱者,来显示自己的强大。但事实上你只是难过,并没有软弱。
这样说会有些过分吧,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的,但其实大部分人都是。事实上,很有可能我也是。
通过同情弱者,来获取心理上的优越感是人类的一种通病。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不想让自己看起来太冷漠,从而可以让自己变成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一个极好的人——毕竟有爱心这一美好的品质是一个让所有人都标榜追寻的一种赞誉。对于一个平凡普通的人来说,我们可以称赞他心地善康,富有爱心,恩,哪怕他再平凡,我们觉得他是一个好人,就应该被社会尊重:对于一个功成名就的人,我们称誉他淡泊名利,致力于慈善,这才是一个让人尊敬的高尚人士。
渐渐的,好像一个不向他人表现爱心的人是没有办法在这个社会立足的,是不被这个社会所接受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诚惶诚恐,即使不感同身受,也要献出自己的爱心。于是献爱心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好像我们真的是一群拥有爱心的人。很多时候这样的奉献与付出无关爱他人,更多的只是标榜自我。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当众人看到罗尔事件的那些亦真亦假的报道之后会渐渐将视线放在罗尔身上,而不是那个正在生病的孩子。
外表最无情的人,往往是最深情的。我见过那样的人,从不滥施多余的情感,一旦决定付出便是全心全意,不苛责有所回报,哪怕付出无人所知,哪怕付出最后付诸东流,一直心如止水,活得自在坦然,
因为没有为名利所累,
因为没有被世俗捆绑,
因为始终记得最初的决定是因为爱和感同身受。
不要因为安慰一个人假装感同身受,这会让人更难过。
假装深情让人很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