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角色颠倒一下结论便不同
性别角色颠倒一下结论便不同
原创: 谢月贤 燕居申话 今天
本文为原创稿子,在此分享给大家。转载与刊用请联系本人,联系方式为:240910655@qq.com;如公号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最近有一篇题为《得到你却失去全世界:马克龙夫人披露你不知道的故事》在各大公众号转载。故事书写了马克龙夫人(布丽吉特·马克龙)与比她小24岁马克龙之间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这篇文章得到大家一致的肯定、赞同与点赞,纷纷转发。
里面有一个细节给我留下极其深刻印象:马克龙在竞选总统宣言里说“如果我能在一个外省小城,顶住各种羞辱和嘲笑,和自己心爱的年长24岁的有三个孩子的布丽吉特一路走下来,那么我也有这样的执着和自信征服法国!”结果马克龙竞选成功了。
读到这里不由得想起前不久在网上穿得沸沸扬扬的琼瑶阿姨的故事。她跟平鑫涛有着刻骨铭心的爱情,最终两个人也走到一起,却在平鑫涛去世之后仍旧被指责为第三者。
很明显这两对都是基于真爱走到一起的,从世俗眼光看,马对长于自己24岁并拥有三个孩子自己初中老师的追求远比琼瑶阿姨的行为更加违背人们心中的道德感。可是他是一个男性,结果便得到大众的原谅并被赋予勇敢追求真爱的浪漫勇士形象。这一形象让他在竞选总统的过程增色不少,并极有可能是他竞选胜出的最为根本原因。
身为女性的琼瑶就不一样,她始终被定于小三的位置上,尽管是对方不能放手,而且后来他们也结婚了。可是对方的妻子与子女就是认定她是个破坏他人家庭的坏女人,而社会舆论一直也有这样的声音存在。
不管男女平等的口号喊得多么响亮、多么持久,这个世界最大、最为权威的声音永远是男性的声音,无论国内外。人们始终将女性定位为弱者,身为弱者是不能拥有主动追求自己幸福权利的。弱者如果还敢追求所谓的幸福便会被这个以男性价值观为判断标准的社会贴上这样、那样的坏标签。就连书写了那么多小说、编了那么多电视剧的著名琼瑶阿姨都难以逃脱世人的责难,就更不要说绝大多数普通而又平凡的女性了。这个社会对于男性的定义是勇于敢,而对女性的定义永远是勇于不敢!
事实上人与人的最大区别并不在性别上,而在内在精神气度上。一个女性当她的内在精神气度远远超过身边任何一个男性时理应拥有一番大作为才对。可是操控着话语权的男性却从不轻易让强过他们的女性拥有比他们更加优越的社会发展空间,以绝对优势死死圈禁着女性的发展。
别的不说,就拿那些做出不错业绩女性在接受采访时总会被问及怎样平衡好家庭与事业,而男性基本上很少被问及这个问题。就连最近热播的电影《中国机长》里面的乘务长毕楠被赞美最多的一句也是说她能够很好平衡好家庭与事业之间的关系。而电影镜头上却有意无意地让其流露着一种忧郁的神色,乘务长的心里好像装着许许多多难以平衡的问题……
在这个仍旧以男性为第一性的世界里,许多表述与评价都是站在男性角度上进行的,一旦主人公的性别调换过来,好的就变成坏的、美的便变成丑的,不知你信否?!
其实这种不是基于人的内在精神气度进行考量的评价导向,不仅残害了广大女性,也让男性跌进不堪重负的深渊。《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本来就不适合走仕途经济之路(他更适合做一些女性用品领域方面的研发工作),却被活生生地硬逼着非走仕途经济之路不可,导致最终撒手出家当了和尚。而跟他形成鲜明对比的贾探春,虽有一番大作为的理想也确实有能力、有才华,却始终被禁锢于闺阁之中,难有大作为。
男女两性的真正平等是基于对于人的独特性、独立性的看见与尊重。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规定男性可做什么、女性得做什么。否则当人类的一半深陷苦海苦苦挣扎时,另一半站于岸上的人也难获得真正幸福!
谢月贤,爱阅读、喜思辨、尊重常态。诗意栖息于当下,用文笔驰骋到所能到达的远方。文字散见于《中国教育报》、《意林》、《中华读书报》、《37度女人》、《羊城晚报》、《广东教育》、《孩子》、《东方教育时报》等多家报纸、杂志。自创有家庭教育“育心”(wsyuxinjiaoyu)公号,欢迎关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