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的特点,以及如何进行引导

2021-10-23  本文已影响0人  七月无雨

2016年美国大选结束后,后真相被《牛津词典》选中为2016年度词汇。这个词反映的是当今的一种典型状态,即信息传播过程中真相有时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情感和立场。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后真相产生的舆论失焦、也带来了假新闻、网络暴力等隐忧。下面我将具体论述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的特点以及舆论引导策略。

一、后真相网络舆论的特点

(一)  情绪化表达构建现实,颠覆事实决定真相原则

 《乌合之众》书中说“群众从未渴求过真理,他们对不合口味的证据视而不见“。后真相时代,对公众而言,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传播的真相,而在于传播开始之前的情绪和立场。而社交媒体的兴起放大了公众的情绪化表达。有时与真相相对的不仅是谣言和盲从,而是无数的人们生活、情感、价值汇聚成的历史。事实让位于情绪,颠覆了传统新闻报道和舆论形成过程中事实决定真相的基本原则。

(二)  群体敏感引发情感共振,舆论场域出现群体极化

后真相时代舆论场在真相未明之前就被先入为主的观点和情绪带入了“沉默的螺旋”中,愤怒和抨击成为“优势意见”,理性的声音则被疯狂的情绪所掩盖。如此,整个社会都会裹挟在一个“同一”的声音之中。尤其一些涉及弱势群体的新闻一直以来都是公众的敏感神经,基于个人情感的猜想很容易促使网友“站队”。在此之前,类似于“王风雅事件”的反转仍存在于集体记忆中,同类事件的发酵很容易激起社会舆论,不健康的负面情绪会演变为“群体极化”。

(三)  非专业媒体抢占舆论场,去中心化现象放大

社交媒体作为非专业性的信息传播平台已经开始取代严肃的新闻媒体,严肃新闻话题的报道存在去中心化的严重问题。以微博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发展迅猛,技术赋权使得公众具有议程设置的权利和话语权。社会化媒体的分众化、社群化的特点使得突发事件发生时,新闻当事人和围观者会通过这些社交媒体引起病毒式传播,致使主流媒体议程设置权利旁落。部分自媒体追求注意力经济,在互联网上煽动所谓的道德和正义,以求获得网友的点赞和支持。其构建的标签化的刻板印象、故事性的情感冲击以及个体化的解读视角,造就了后真相时代稀缺的事实和观点的泛滥。

二、后真相时代的舆论引导策略

(一)  主流媒体:主流媒体主动出击,打造立体化舆论传播阵地

面对网络上的一些自媒体的煽动言论,主流媒体应该主动出击,在舆论场上发表公正的言论,引导正确的舆论走向。从报纸、广播、电视到“两微一抖”,无论是社会舆论和公共文化管理机构,还是以传播主流声音为已任的传统媒体,都要深入分析研究、持续学习借鉴社会化媒体的生存逻辑和演进规律,营造出社会各界自愿利用这些平台、主动参与正能量传播的舆论场建设新格局。比如新京报推出的“局面视频”,便是利用流行的段视频来做人物的专访。在“江歌案”中,推出江歌妈妈与刘鑫面对面谈话的视频,由此较早地设置了一个事件热点,使其在后续进程中有了更大的舆论引导能力。

(二)  自媒体意见领袖:强化责任意识,坚持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并重

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基于身份去认同观点而不是事实。“谁说的”比“说什么”更重要,用“谁说的”来决定是否相信的现象,有“我支持的人所说的就是真的”心态。因此后真相时代下,意见领袖对于网民情绪的操纵和掌控,比之前更加容易,在舆论引导中占据着重要一席。“媒介赋权”的意义在于更全面的传播事实和真相。因此,这就要求自媒体的意见领袖强化责任意识,摒弃以争夺流量为唯一标准的运行逻辑,重视社会利益和商业考量二者的平衡。杜绝出现像“咪蒙”这样一味追求流量眼球而煽动社会情绪的自媒体产生。自觉成为“公共意识和公共利益的看门人”“社会正义和世道良知的守护人”“沉默的大多数的代言人”。

(三)  受众:加强媒介素养,正确区分事实与情绪

人人皆记的时代,网民深刻享受到了互联网时代的红利,受众的地位显著提高。媒介素养要求公众在对待冲突事件时,要以理性思考替代非理性情绪。受众应当弱化偏见式归因,不要被刻板印象所迷惑,提高自身对于事实正确与否的判断能力,区分事实与媒体宣泄式写作,杜绝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平衡主流媒体与新媒体的舆论立场,不做网络上“情绪化”的宣泄者,与媒体合力共塑天清气朗的舆论环境。

李普曼曾言:“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后真相”在当下已经成为普遍,常常带来舆论漩涡,新闻真实在后真相时代不断受损,社会化媒体兴起的时代,舆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后真相现象的研究对当今新闻业有着极高的意义。无论是媒体还是受众都应该保持警惕,防止情绪化“真相”泛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