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为学之大病在好名
近日读中国书店出版社的《王阳明全集》,略读完《传习录》上卷,有两处给我印象深刻,这两处都讲到这样一个问题:为学之大病在好名。
为学大病.jpg其一
孟源有自是好名之病,先生屡责之。一日,警责方已,一友自陈日来工夫请正。源从旁曰:“此方是寻著源旧时家当。”
先生曰:“尔病又发。”
源色变,议拟欲有所辨。先生曰:“尔病又发。”因喻之曰:“此是汝一生大病根。譬如方丈地内,种此一大树,雨露之滋,土脉之力,只滋养得这个大根。四傍纵要种些嘉谷,上面被此树树叶遮覆,下面被此树根盘结,如何生长得成?须用伐去此树,纤根勿留,方可种植嘉种。不然,任汝耕耘培壅,只是滋养得此根。”
这段话的意思是这样的:
孟源自以为是、贪求虚名的毛病屡屡不改,因而受到老师的多次评批。一天,先生刚刚教训了他,有位朋友谈了他近来的功夫,请先生指正。
孟源却在一旁说:“这正好是我以前最在行的。”
先生说:“你的老毛病又犯了。”
孟源脸红脸,正想为自己辨解。
先生说:“你的老毛病又犯了。”
先生于是给打个比方接着开导他:“这正是你人生中最大的缺点。正如在一块一丈见方的地里种一棵大树,雨露的滋润,土地的肥沃,只能对这棵树的根供给营养。若在树的周围栽种一些优良的谷物,可上有树叶遮住阳光,下被树根盘结,缺乏营养,它又怎能生长成熟?所以只有砍掉这棵树,连根也不留,才能种植优良谷物。否则,任你如何耕耘栽培,也只是滋养大树的根。”
王阳明的比方打的很好,如果人心有“好名之病”,那么他的所行所为始终围绕着“名”来行动,而且会影响自己更好品质能力的发展,那些“嘉种”就难以生根发芽。
《礼记·曲礼上》中说:“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作为一名教师,自己的使命是教书育人,不能过于追求“名”,摒弃名利之心,方能修己达人。
其二
先生曰:“为学大病在好名”
侃曰:“从前岁自谓此病已轻,比来精察,乃 知全未。岂必务外为人?只闻誉而喜,闻毁而闷,即是此病发来。”
曰:“最是。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功夫好名!”
又曰:“‘疾没世而名不称’,‘称’字读去声,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之意。实不称名,生犹可补,没则无及矣。‘四十五十而无闻’,是不闻道,非无声闻也。孔子云:‘是闻也,非达也。’安肯此望人!”
这段话很有意思,富有哲理,尤其是“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功夫好名!”一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我翻找了一些材料,更易于理解这段话。
疾没世而名不称: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两种解释:一种是到去世时名字不为人称道,君子引以为憾;另一种意思是到去世时名声与自己的实际不相符,君子引以为憾。王阳明从第二种解释。
声闻过情,君子耻之:语出《孟子 离娄下》“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意思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君子以此为耻。
王阳明提到,君子以“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情况为遗憾、耻辱,而且提到,如果君子还活着的话,自己再加把劲努努力,还有可能补一补自己的实力,但去世之后就没有机会了。
四十五十而无闻:语出《论语 子罕》“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不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这句话的本意是说人到了四十五十之后还没有好的名声,这个人就不在称得上“后生可畏”了。
王阳明的理解不是这样的,他认为此处的“闻”不是“闻名”“知名”的意思,而是“闻道”的意思。也就是说,人到了四十五十还没有闻道的话,就有点晚了。
说俗一点儿,王阳明的意思是,四五十岁之后还在追求“名”的东西(还未悟明白“道”),那这个人就不值一提了。
悟
有句话说的好——少年重名,中年重利,晚年重节。
现在有些孩子的重名之心比较重,为某个名次或者荣誉而去学习。这样一来,务名之心重一分,则务实之心少一分,所以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名”,切勿产生“好名”之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