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结局重要吗
合上书本,我长呼了一口气。来自意大利当代小说家伊塔洛•卡尔维诺的作品《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果真当得起“诡异”二字。
想起早前看过文学大咖对卡尔维诺作品的评价,说他创作风格大胆诡谲,极具哲理性,还说卡尔维诺的书是“写给智力过剩的读者看的”。
一直认为智力很在线的我,不得不承认在刚刚过去的几小时里,智力似乎也一度掉进过黑洞,还是打通了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黑洞。那似真似幻的感觉,还像站在实与虚的结界面前,伸手触及、慢慢走进去后,却又现出了新的结界,无止无境。
几乎让我怀疑此刻作者正坐在房间里,在某个角落看着我,狡黠地暗笑着。这就是《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带给我的直观感受。
作者说,每一本“小说”都有一个标题,这个标题也回答着一种必要性,因为接下来被读到的所有标题也将构成一个“开头”。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在马尔堡市郊外,从陡壁悬崖上探出身躯,不怕寒风、不怕眩晕,望着黑沉沉的下面,在线条交织的网中,在线条交叉的网中,在月光照耀的落叶上,在空墓穴的周围……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于是,作者用了上面十本书的名字,串成这部小说的开头。结局是什么呢?这很重要!我像书中的那位男性读者,带着好奇急急地打开第一章,貌似没太多的故事情节介绍,作者还很坦诚“你不要期待这本书里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似乎已预见读者接下来的种种反应。他真懂我,不由跟着书中男主,也就是那位男性读者,换了个最舒适的姿势,坐着,把两只脚抬起来……跷到茶几上……嗯,对着本书越来越好奇了。
故事发生在某火车站上,酒吧玻璃门被推开……作者化身为“我”,成为故事主人公。随着章节进程,很快就发现,在男性读者尝试找寻结局这个过程中,作者又让人称“你”也在人物间不断转换,一会是作者与不同职业、身份的人探讨社会现象,一会是读者与作者的交流,一会是作者自己的观察、想像和反思……为了还原某些场景,作者写下的很多文字,好像要告诉读者一些重要的事,可读来却又像什么也听不明白,若有那么一点明白,也是前一刻懂了,下一章又似乎糊涂了。
作者打破常规的叙事结构,就像导演给演员说戏现场,可对象却只有读者我一人,不得不化身演员,在作者“你这样”“你那样”的指令下迅速变身,代入不同角色,在现实与想像反复交替中无条件被“NG”。
原来小说还能这样写!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一定是受了某些心理暗示……当意识到是作者的文字“花招”时,似乎开头那十个故事的结局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作者说:如果你急不可待地欲知下文,请做女读者柳德米拉,阅读的时候思想一方面要放松,另一方面又要高度集中……抛弃自己的一切意图与偏见,随时准备接收突如其来且不知来自何方的声音。
这个声音不是来自书本,不是来自作者,不是来自约定俗成的文字,而是来自没有说出来的那部分——你就把它当做是一场梦,是命运的一场交错,是神游太空,是看了一场蒙太奇电影。重点不在情节或书本身,而是阅读过程给你带了什么样的体验,你是否能跟随意识流一样的文字去进行联想和探索。
字里行间,作者刻意地把更多注意力投入到文学活动的另一个参与者——读者身上。作者所期许的读者画像,也随着揭开神秘面纱。
身为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不应受任何人的影响。他信赖作者、接受作者的修辞暗示和引导,又不会盲目跟从。他会努力保持一种感性的、纯真的阅读状态去体验作品,他会时不时还让自己的理性分析能力发挥出作用,他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甚至会不断地推翻和论证。
在写作和阅读的双向交流中,作者熏陶、培养着读者,同时读者又反过来支配、左右着作者,作者和读者可以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伙伴关系。
合上自己的书,关上自己的灯,头往枕头上一靠说道:“关灯吧!你还没读够?”
你则说:“再等一会。我这就读完伊塔洛·卡尔维诺的小说《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了。”
读着读着,不知不觉中,成了书中的那个旅人。真是本很有趣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