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集]雷公山之旅

2021-12-07  本文已影响0人  旅游学院20地本

旅游学院20地本王艳

11月26日下午一点,我们全班五十一个同学加四个指导老师和两个司机,总共五十七人,组织雷公山自然地理综合实习,从凯里学院出发,前往雷公山。

第一站我们到了苗寨附近,我们下了车,沿着下坡路走,在阳光下,我们看到了山水人情的美丽风景,听到了巴拉河小河流水的潺潺声,以及远处苗寨里人们过苗年传来的欢乐歌声。

第二站是在乌东村附近公路边上的石蛋地貌,看着这些似蛋非蛋的石头,我不禁感慨到“岁月如梭”,这些石头在经历了无数个昼夜,才有了现在的形状,引无数地理人为之到此研究。落日下的石蛋,带着一点黄昏的晕色,使它像染了色的“红鸡蛋”,让我们只能看却不能吃。

太阳下山,月亮升起,我们早已饥肠辘辘,到了乌东村民宿,我们放下行李,坐在饭桌上,等着主人家上菜,十人围坐一桌,大口吃菜,吃肉。饭后的我们,去了民宿附近转了转,消消食,途径小卖部,看到童年的小零食,便高兴买了些,相互分享着。

第二天早上起来,打开民宿的窗户,感受着来自寨子的朝气,依山傍水的风土民情,最是让人感到放松。早餐过后,老师指导我们对村里的河流进行了河流流量的测量,在此,我们看到了村子里大致构造,大家都兴致盎然。

随后我们坐车前往榕江县,只因道路维修,我们只能徒步前往,沿着公路一直走,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大家在公路旁席地而坐,相互分享着午饭,吃得还算满足。地理人的日常都是“上山背馒头,下山背石头”,而我们比以前的地理人已经好太多了,所以更应要吃得苦中苦。

沿着小路下去,是一条较潮湿的林间小路,直到山脚,才看到了茅坪河,返回半山腰,我们小组选了一斜坡挖了垂直剖面,进行土层观察;在老师的讲解下,我们也认识了一些不常见植物。

原路返回中,才感觉路是没有尽头的,但我们还是坚持到了最后。乘车回民宿途中,我们也见到了书上的一些保护植物,在老师指认下,我们做了相关笔记。

茶饱饭足后,大家整理着一天的学习记录,我早早入睡了,只有个别几个同学,还在打麻将,相互切磋着。

第三天早上,打开窗户,寒风袭来,村子里陇上了雾,有一片薄雾从我眼前飘过,我借此拍了下来,当做纪念。早饭过后,因雾太大,我们停留片刻,才乘车离开。

在上雷公山的路上,我们看到了平时只有在电视上才能见的云海,在车上的我们,个个都纷纷举起手机对车窗外的壮丽景象拍照,奈何山路十八弯,总是没拍好。终于到了石碑那里,才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叹为观止的景色,身处高山之上,眺望云海,只感觉自己仿佛到了仙境一般。

之后,我们到了格头村,看到了“秃杉之王”,以及相关的植物群落。在村里,我看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生活,到最后离开时,我都感觉到依依不舍。

此次野外实践,我们不仅到了自然,也到了风土民情中,感受到与我们平时生活的不同,这是及其美好的回忆,是我们大家都忘不了的一次旅程,因为有大家的相伴,才注定了它的不平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