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态心悟阅...一思诗文集诗词荟萃

周勇//7.7日今日小暑//古风乐府·写给小暑//小暑·夏景·夏

2021-07-07  本文已影响0人  高山流水无情剑

古风乐府·小暑日咏怀二十六韵

盛夏之序始小暑,浸衫湿衣涌汗珠。

炎阳钧天而直射,烈火万丈渐入伏。

且寻树林之荫逸,凉风来去亦无踪。

但觅荷塘清幽地,心静惟忍可自处。

谈论经纬脉,思雪山可入。

纵横天地间,寒宫思以趋。

凉风近时一方寸,万里壮阔在江湖。

此日曲江水汤汤,波浪翻卷连绵曲。

携老扶幼观桥中,扁舟扬帆奔如龙。

儿童笑语嫣然爽,随波入耳喜徜徉。

岂敢蛰地称老迈,亦取鱼竿到钓台。

音乐起,舞翩跹,神工造化美景天。

乘时势,最欣然,安时处顺生命欢。

养生道,心静凉,此乃箴言智慧光。

隐山林,避尘俗,执卷宁静禅心悟。

聆虫吟,听蛙语,一盏茗茶乐成足。

一纸翰墨宣纸泼,一窗风雨此间乐。

更兼饮食无污染,荷叶茯苓扁豆餐。

薏米泽泻汤煲粥,或甜或咸滋补透。

乐之秘,能解暑,俗语在畔铭心驻。

小暑大暑须蒸煮,夏弦当应徽音初。

淡泊明志意不争,尺长寸短是多余。

宁静致远无愧心,龙傲九天凤栖梧。

云散彩描色,虎震山岗怍。狮吼丛野栗,灵兽奔千古!

小暑节,从容度,长命丝缕庆有馀。

芝兰室,携友挚,喜饮甘露章和律。

小暑的文化内涵———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这种气候,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中国南方地区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各地也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常伴随着大风、暴雨,有时还有冰雹。南方大部分地区东旱西涝,必须及早分别采取抗旱、防洪措施,尽量减轻危害。在中国大部分的农耕区,经过农历五月的抢收抢种之后,小暑前后,除东北与西北地区收割冬、春小麦等作物外,全中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农事主要是各种田间管理的工作,应根据长势追肥、防治病虫。

      在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食新”是将新打的米、麦等磨成粉,制成各种面饼、面条,邻居乡亲分享来吃,表达对丰收的祈愿。同时,这些新货也要准备一份祭祀祖先,恳请保佑风调雨顺。

      小暑过后,正逢“三伏天”的头伏热浪袭来。北方人习惯在小暑这天喝粥,主要是为了清热防暑和调理肠胃,炒绿豆芽成了小菜首选。很多地方还有“小暑吃藕”的习俗,因藕有开胃的作用,适合夏天食用。诗人苏东坡把西瓜叫做"冰浆仙液",入腹后就能清彻心扉。

      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天气也将越来闷热和潮湿。

历史渊源———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也有节气歌谣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指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但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俗话说:“热在三伏”。中国三伏天气一般出现在夏至的28天之后,即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全国的农作物从此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工作。

气象变化———

      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到了大暑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小暑时节,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

      南方地区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7月中旬,华南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相当于华南初春时节景象。

      小暑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雨季,降水明显增加,且雨量比较集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中国南海的西南季风雨季中;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也有的年份,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气势力仍较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南方暖空气势均力敌,出现锋面雷雨。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倒黄梅的天气信息,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

      小暑前后,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华南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

    小暑前后,除东北与西北地区收割冬、春小麦等作物外,农业生产上主要是忙着田间管理了。早稻处于灌浆后期,早熟品种大暑前就要成熟收获,要保持田间干干湿湿。中稻已拔节,进入孕穗期,应根据长势追施穗肥,促穗大粒多。单季晚稻正在分蘖,应及早施好分蘖肥。双晚秧苗要防治病虫,于栽秧前5~7天施足送嫁肥。小暑天气热,棉花整枝不停歇。大部分棉区的棉花开始开花结铃,生长最为旺盛,在重施花铃肥的同时,要及时整枝、打杈、去老叶,以协调植株体内养分分配,增强通风透光,改善群体小气候,减少蕾铃脱落。盛夏高温是蚜虫、红蜘蛛等多种害虫盛发的季节,适时防治病虫是田间管理上的又一重要环节。

    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到了大暑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小暑时节,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

物候现象———

      中国古人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2021.07.07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