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扎耳洞
冬至
知识
三候: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
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寓意白昼将会逐日增长。冬至是一年里太阳最偏南的一天,是太阳南行的极致。冬至,古有“日短”或“日短至”之称。冬至,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冬至,标志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数九是从冬至日开始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一般“三九”时最冷,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当数到九个“九天”(九九八十一天),便春深日暖,万物生机盎然,是春耕的时候了。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冬至吃饺子,喝羊汤,煮汤圆。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我从小就会背的数九歌:
一九二九伸不出手
三九四九沿凌走
五九六九春风摆柳
七九六十三
行路客人把衣宽
九九杨落地
十九杏花开
三候:
童年记忆 扎耳洞(自创)
扎耳洞是我奶奶的手艺,全村人都知道。每逢冬至日,无论天气多冷,女孩子们都会一大早跑过来,让我奶奶给扎耳洞。
记得有一年,我大概十来岁模样,也想扎个耳洞。想来一是因为看见别家的女孩子都跑来找我奶奶扎耳洞,那一定是很好玩的一件事。二是看见过那些扎过耳洞的稍大一点的女孩子戴上耳环,明明晃晃的,觉得怪好看的,有点儿眼馋。所以那年冬至早上我也走到奶奶跟前,要奶奶给我也扎个耳洞。奶奶捏个绿豆在我耳垂上来回滚了滚,然后拿起一根缝衣针,在我耳垂下扎了一个洞。扎之前,奶奶还把针在灯火上燎了燎。说实话,那还是挺痛的。但据说用绿豆滚过,耳垂已经变薄了,要不然会更疼的。扎好耳洞,要立即戴上一个金的或银的耳环,如果不戴耳洞过几天就长上了,白白受一次痛。当时奶奶就把她耳朵上的银耳环取下来,戴在了我的耳垂上。几天后,耳洞稳定下来,就可以取下银耳环,随便戴上个白铁的甚至自己用草木做的耳环就行了。那时候,小姑娘是不可能有银耳环的,更不用说金的了。我是直到三十年后才有了个银耳环的。
现在摸摸自己的耳垂,两边的耳洞隐隐还在。因为我后来总觉得戴耳坠不舒服,并不经常戴的,而且有银耳环又很晚,所以耳洞长得比较小。
据说选择冬至这天扎耳洞,是因为天冷,耳朵冻了,不知道痛。我那时就亲见到奶奶那儿扎耳洞的小姑娘,耳朵红红的,小脸笑笑的,没有一个喊疼的。就我的切身体会,扎的时候还是挺疼的。现在想想,心里还是很佩服我自己和我的那些小伙伴的。
想念九泉之下的奶奶。想念远在家乡的小伙伴。
诗词
《小至》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韦应物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
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
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
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
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冬至》贵谷子
日照数九冬至天,清霜风高未辞岁。
又是一个平衡日,子线从南向北回。
《冬至感怀》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冬至到》乔金龙
昼短摒弃烦忧事,夜常相伴欢乐声。
小饺暖尽心头寒,更胜金银百十千。
《辛酉冬至》 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冬至》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冬至日赠安节》苏轼
我生几冬至,少小如昨日。
当时事父兄,上寿拜脱膝。
十年阅凋谢,白发催衰疾。
瞻前惟兄三,顾后子由一。
近者隔涛江,远者天一壁。
今朝复何幸,见此万里侄。
忆汝总角时,啼笑为梨栗。
今来能慷慨,志气坚铁石。
诸孙行复尔,世事何时毕。
诗成却超然,老泪不成滴。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竹石》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新竹》郑板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篱竹》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咏竹》徐庭筠
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
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葛陂始与龙俱化,嶰谷聊同凤一吟。
月朗风清良夜永,可怜王子独知音。
《题李次云窗竹》白居易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咏竹》袁燮
此君林下静无尘,苗裔生来便逸群。
头角崭然圆玉峙,养成直节要凌云。
《咏竹》李覯
外边虽节目,内里却空虚。
从来汗流浃,只为写经书。
《咏竹》仲并
自结高人伴,雅无俗士缘。
驱之傍城市,劲节非所便。
示论傲霜雪,试欲藏风烟。
愿留旧青眼,岁晚相周旋。
《咏竹》宋庠
嵇阮生平忆共游,此君高节最凌秋。
见童少作并门骑,千亩留封渭水侯。
《连日治圃至山亭又作五字》陆游
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冰。
残芜衬落日,老木上寒藤。
细磴欹难过,危栏曲可凭。
归时忽已暮,点点数渔灯。
《咏竹五首》憨山德清
寒飞千尺玉,清洒一林霜。
纵是尘心重,相看亦顿忘。
矫矫凌云姿,风生龙夜吼。
霜雪不知年,真吾岁寒友。
霜干寒如玉,风枝响似琴。
潇湘一夜雨,滴碎客中心。
叶落根偏固,心虚节更高。
一林寒吹发,清夜伴松涛。
淇澳春云碧,潇湘夜雨寒。
虚窗人静听,飒飒响琅玕。
《岁寒三友》题画诗 吴宽
桧生岩壑里,凛然岁寒姿。
众卉岂不好,贞心少相知。
南望庾山麓,北瞻淇水湄。
气味虽吻合,犹恨道远而。
生绡才盈丈,一旦聚于斯。
匪藉缩地术,良工亲手移。
能事出腕指,托物由心思。
邪人多党与,蔓草难芟荑。
正士每特立,嘉树不附丽。
时或倒置之,山苗反离离。
维此一堂上,霜雪同襟期。
聊因草木类,窃比唐虞时。
后稷既在位,继以契与夔。
纷纷共鲧辈,末路将何为?
《对竹》黄庚
门对南邻竹,青青玉万竿。
虽然无地种,且得隔篱看。
露叶晴犹湿,风枝夏亦寒。
但教休翦伐,何用报平安。
《咏春笋》杜甫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咏竹》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於潜僧绿筠轩》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风竹》徐渭
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今琅玕不向东。
《题墨竹图》 郑板桥
细细的叶,疏疏的节;
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题画竹》戴熙
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
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外山竹月》王慕兰
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
空明一片高难掇,寒碧千竿俗可医。
《石门竹枝词》王慕兰
山南山北竹婵娟,翠涌青围别有天。
两两三三荷锄去,归来饱饭笋羹鲜。
《萧湘竹子诗词》代序 熊文愈
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
诗词书画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间。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贤。
东坡有三绝,板桥更超前。
刚直凌云志,虚怀不私偏。
郁郁婆娑叶,经冬不凋残。
迎风更潇洒,亮节益韧坚。
群承竹风格,研竹数十年。
业余集诗画,选纂万余言。
宏扬竹文化,四海共仰瞻。
我亦爱竹者,相逢庆有缘。
聊聊记数语,以电竹诗篇。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 张九龄
清切紫庭垂,葳蕤防露枝。色无玄月变,声有惠风吹。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凤凰佳可食,一去一来仪。
《食笋》白居易
此州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抱,抱来早市鬻。
物以多为贱,双钱易一束。
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
紫箨坼故锦,素肌擘新玉。
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
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
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
《咏竹》方志敏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竹》 邓拓
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
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岁寒三友》(题画诗)陶行知
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
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
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
且待三冬。
松竹经冬不凋 梅花迎寒开放
地坛 颐和园
有常青松柏树 虚空万劲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