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见识,心灵成长。芳草集散文特辑

唐潮|唐朝绝唱,从边塞诗歌的前生今世看唐朝起起落落

2023-03-27  本文已影响0人  蓝胖说说

在一次偶然机会中,朋友聊起,大唐有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还有一类诗人有点特别,他们叫做边塞诗人。

顾名思义,边塞诗人,是以边疆生活和自然风光为写作题材的诗人,最出名的有高适、岑参(这两位合成“高岑”)、李颀、王昌龄、王之涣、崔颢等人。据不完全统计大唐共有132名诗人写过边塞诗,业余爱好者50多名,其能流传下来的边塞诗人仅1首,而80多位专攻边塞诗,是专业选手。

边塞诗的存在,让我们从大唐的起起落落,走向更加广阔的边塞,这是与所有大唐百姓息息相关的话题。

诗人眼中的唐代边塞是什么样一副场景?如何用边塞诗去理解大唐历史的变迁?我们一起聊聊边塞诗背后的那些故事。

★为什么会有边塞诗的出现?

在唐代出现边塞诗,这是相当自然的一件事,边塞诗繁盛的原因,至少有二点。

第一点,民族自信的结果。

进入唐代,中原又一次进入大一统的时代,唐初充满了民族自信,全世界而都是大唐的,这种情怀止不住外泄,随着国力逐步强盛,征战频繁,为边塞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造素材。

实则,在唐初和盛唐的边塞诗,充满了豪迈的气概,更有乐观的情绪,民族自信的情绪就在于,打仗我们非常认真,而且准赢。

第二点,军人立功的鼓励。

唐朝的士人可以通过打仗立功,进入仕途的,这比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更加便捷,速度更好。艺术高于生活,更是源于生活,到了边疆生活的诗人们,会在实践和亲身体会中,写下一首首边塞诗,记录自己的生活。

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就是这种边塞建功立业的情怀。

★边塞诗中经常出现的哪些地名?

要研究过大唐边塞诗的读者会奇怪,为什么大唐的边塞诗中反反复复就那几个地名,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比如,楼兰,大约出现了近30次。

高适《东平留赠狄司马》:“古人无宿诺,兹道以为难。万里赴知己,一言诚可叹。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

岑参《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浑驱大宛马,系取楼兰王。

郑傕《塞外》:“汉家征戍客,年岁在楼兰。”

李白《蓟北门行》:“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

虞世南《拟饮马长城窟斤》:“前逢锦车使,都护在楼兰。”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张仲素《塞下曲五首》:“功名耻计擒生数,直斩楼兰报国恩。”。

孟郊《猛将吟》:“拟脍楼兰肉,蓄怒时未扬”

楼兰得罪了大唐了,这些诗人越来越狠,到了孟郊,就要“脍楼兰肉”,吃楼兰肉。

《汉书》记载:汉武帝欲通大宛,而楼兰、姑师挡其道,攻劫汉使,又数为匈奴耳目。后楼兰降服,贡方物,遣子质于汉,又质于匈奴。其后复叛,多斩杀汉使。

楼兰是西域路上的一个古国,在唐朝前已消失殆尽,丝毫不存。但是唐诗人用“楼兰”是因为中原对少数民族的典故,而非实际的地名。楼兰称谓唐代诗人心中的西域的少数民族,这个地名用顺了,就不换了。

大致是这意思。

还有一个名字:“龙城”,也被经常使用在边塞诗中,是一个常用的边塞地名。

杨炯《从军行》:“牙璋辞凤阅,铁骑绕龙城。”

王建《横吹曲辞·陇头水》:“……征人塞耳马不行,未到陇头闻水声。谓是西流入蒲海,还闻北海绕龙城……”

王昌龄《横吹曲辞·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卢照邻《战城南》:“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

实则,恭城是唐代诗人诗歌中的边塞符号,泛指西北与北方的边塞。

经常出现在唐边塞诗中的地名还有“马邑”、“燕然”、“金微”、“金河”、“玉塞”、“玉门关”等,有的确有此地,有的早已消失,大多作为一个边塞符号存在,为了诗歌对账等原因而使用。

所以,今人读边塞诗,别真的一个一个对着去找地点,经上分析,估计你也找不到具体在那里。大概率事件。

★不同时代的边塞诗,见证了大唐的起起落落

盛唐的边塞诗“开元中,天子有吞四夷之志”[17]849,边帅可以入相,文人亦可以建功立业,“布衣流落才士,更多因缘

1、初唐和盛唐的边塞诗,多乐观和激扬

初唐和盛唐的边塞诗,有其历史背景,初唐唐太宗就是马上皇帝,是个猛人,抱有自信乐观精神,对边境强势,这种心态影响了大唐很长一段时间,再由经济复苏、政治顺畅等原因加持,大唐大国气象凸显。这种氛围直接影响到边塞诗的精神状况。

少失败,多成功,参与战争的人能建功立业,乐观和激扬是大趋势。

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2、中、晚唐的边塞诗,趋向凄凉、反思和压抑

安史之乱对中晚唐政治、经济和社会影响较大,安史之乱的后果比较严重,一是造成了唐王朝中央集权的一蹶不振的局面,影响了近百年大唐社会,用四个字可以形容:混乱不堪。

二是,这些少数民族本着“趁你病要你命”的基本打算,趁虚而入。

由于唐朝大量边塞军队内调,西域、陇军力空虚。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吐蕃于占领河西、陇右大部分地区。

第一次借兵:唐朝从回纥借兵平定叛乱,然后,战事结束了,又不兑现诺言,把被借兵的回纥给惹毛了,收复洛阳后大肆杀戮和掳掠。

皇甫松《怨回纥》说的就是借兵后发生的惨案:“白首南朝女,愁听异域歌。收兵颉利国,饮马胡卢河。毳布腥膻久,穹庐岁月多。雕窠城上宿,吹笛泪滂沱。祖席驻征棹,开帆候信潮。隔筵桃叶泣,吹管杏花飘。船去鸥飞阁,人归尘上桥。别离惆怅泪,江路湿红蕉。”

第二次借兵:朱溉叛乱时,唐朝向吐蕃借兵,并答应事成割地作为补偿,等到叛乱平定后,宰相李泌等人反对割地,还说,吐蕃是空手套白狼,“观望不进,阴持两端,大掠武功,受赂而去,何功之有?”吐蕃不干了,这群人太会玩人了,此后连连侵犯边境。

骗子都不带这样骗人的。

不过站在民族主义的角度,这骗得好。

但是,总觉得那里不对劲。

最终在一个鸡汤中想明白了:困境时别瞎许诺,脱困时被乱推脱。

大唐,就是违反这这个原则。

在伤口上持续撒盐,不带松懈的那种。

中晚唐社会动乱,从而好些边塞诗中有了对战争的负面情绪的描写,有了对战争造成的影响的方式,甚至还带有些许失望和世态炎凉。

陈陶《陇西行四首》:“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去边塞的丈夫长年没有音讯,他早已变成无定河边的枯骨,妻子却还在梦境之中盼他早归团聚。陈陶的出生和去世年月都是未知数,只能大概猜测为生于公元812年,死于约885年,写诗时正处于晚唐时期。

李益《火荧荧又为碧,有鸟自称蜀帝魂》:“……秦亡汉绝三十国,关山战死知何极。风飘雨洒水自流,此中有冤消不得。为之弹剑作哀吟,风沙四起云沉沉。”诗中再现了失败军队的悲壮。

钱起《送崔校书从军》:“燕南春草伤心色,蓟北黄云满眼愁。”

当然也有部分盛唐余韵的乐观主义者,但是中晚唐的边塞诗与军事失败、社会动乱联系到一起,基调较为灰暗,苍凉。

诗歌虽有虚拟,夸大和意向的成分在其中,但从历史大轨迹来看,能基本反映时代的变迁,唐代是包容性较强的朝代,民族开放,人们愿意参与到这个时点的变革中来,愿意参与建设。边塞诗恰能反映诗人们的诉求,更能应和时代的变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