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传统文化的养分输送给青少年

2022-03-09  本文已影响0人  本杰驴

今早送娃上学路上,难得有机会跟娃说了中国文化。老母亲想说这些很久了。我娃的同学,不是来自美国,就来自美国的盟国,她在学校和生活里需要面对很多文化差异和压力。外交部发言人要面对的很多诘难,我娃也一样要面对,所以她时常很愤怒。正如《社会心理学》里说的,一个真正认同自己文化优秀的人,才可能真正以良好的姿态融入其他文化。基于这个认识,老母亲一直想找机会说说中国文化。

娃:我初中的好朋友菲斯转去美国上学三年了。前几天她在INS上说,她在学习中文呢。我问她,美国人不都学西班牙语么?你为什么学中文呢?她说,学西语并没有鸟用,学中文才有用。而且,中国文化非常深刻,中国文字是一种艺术。

老母亲(以下长篇大论,慎入,哈哈):

是的啊。中国文化真的非常深刻、非常优秀,它具有西方文化没有的韵味和哲学层次。

——西方虽然现在发达,但从古至今,无论是古代大帝国,还是荷兰、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英国这些近代国家,他们兴盛最多不过百年乃至数百年。而中国绵延2500年,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为什么呢?就因为中国文化的力量。一个连续强大2500年的国家是不可想象的成就啊。今天的米国虽然发达,但我不认为它会再强盛2400年。(我娃:哦是的,很难想象米国再强大2400年。)

——中国文化不仅是文化,还承担了宗教责任。它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一种信仰和行为准则。它不只讲社会治理、理想人格、政治追求,它还教每个人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国家、民族、君主、上级、父母妻儿以及朋友。比如对待国家和君王既要忠诚,又要有尊严。孔子说,君为臣纲。同时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为寇雠。这是很早的尊严觉醒和平等理念了。在家庭伦理上,有些说法是糟粕,过时了,但有不少到今天也是我们东方引为自豪的美德追求,比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还比如,在个人道德上,提出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的“核心价值观”。孟子还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同西方基督教主张的“服务社会”是完全相通的,如果你有能力,你就应该为社会造福。强调社会责任的,还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中国文化作为一种理念,充满东方人的智慧。这是弱肉强食的西方游牧族群们永远都无法企及的高度。很多西方人潜意识里觉得,战争能带来财富,征服是对勇敢者的奖赏。但我们中国人讲,和为贵。和平才是最宝贵的。说得多对啊,有了和平,才有幸福啊。战争带来的是残酷伤害甚至是毁灭,我们有“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慈悲视角。所以,你看,西方在追求丛林法则,而中国人则充满理想,追求大同社会。

——对于战略博弈,中国人也有自己的大智慧。《孙子兵法》写于2500年前,有战略性谋划,也有战术性技巧,非常了不起。西方和日本人都翻译了这本书。克劳塞维奇的《战争论》写于两三百年前,比我们晚2000多年,且在思想上没有超出《孙子兵法》。中国的《韩非子》内容同西方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内容相似,都是从人性角度讲政治学,但我们早了2000多年。(我娃:《孙子兵法》真的有英文本么?我也想看)

呃,然后,到学校了。还有君子的人格,也就是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没来得及说。。。。。

老母亲希望,娃能从博大精深而高尚的中国文化里汲取营养,完善自己的人格和智慧,安放自己的灵魂,也为自己打下根深蒂固的文化自豪感和自我价值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