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担如来家业,何为佛的事业?
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河中,总有璀璨的浪花腾跃而出,转眼碾碎成点点星光,复归其根。大河怒江奔腾着,瞬息万变着,唯有那汇入海洋的最终归宿,亘古不变。
我们相信,这就是所谓天命。没有人不是怀揣着使命降生的。在西方文化里,也有许多类似的诸如“上帝的旨意”的文化喻意。这样你便明白,文化差异只是外在假象,世界是归于大同的。不同的文化只是不同文明用来阐释终极追求的方便法门。
圣贤之所以为人敬仰,正因为他们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世界大同、天下太平的使命。释迦牟尼佛也是圣贤,但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圣贤。
我们知道,佛在如来清净禅定中,有些类似于苏东坡诗句中那样“毫光照大千”,洞彻了宇宙真相。可以说,佛陀乃是不折不扣的大宇宙学家。他的事业,自然不会再局限在小小的地球上。
相信不少人入佛门时,都发过荷担如来家业的心愿。既然如此,我们这些眼界仍然局限在方寸之间的凡夫俗子,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找到世尊肩负的伟大使命,并为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呢?
顺佛法之藤而上
世尊告诉我们: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清净,众生是佛;佛性若迷,佛是众生。就是希望我们别执着于他这具化身的庄严外相,拉近自己心中分别的距离,超越佛与众生的二元对立。
佛很希望后人能够走进他的心,找到他为世界留下的真正宝藏。所以,他最不希望看到的情景,就是众生们都把他奉为一个单独存在的伟大偶像,整天烧香礼敬。
《金刚经》中说:“若以色见我,以音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世人似乎是在拜佛像,实则是在那一俯一仰之间求取安全感与满足感。佛陀希望众生洞彻的真如,其实都在我们的清净本性当中。
停止向外的希求,转而向心内去寻觅。契入那片澄明后,佛就端坐在里面。
既然众生的本质是佛,那事情好办了,我们可以把自己当作支点,撬动生命与宇宙的奥秘。
浪花与大海,都是由一个个水分子聚合而成的。窥一斑,可见全豹。想要理解世尊,奉行世尊的大道,我们先要学会参透自己。
其实,观察人类文明起源这段不长不短的历史,我们会发现,虽然人们总是各自为主,出于自己的利益希求而东征西伐,打成一团,但最终的历史走向,却都不约而同地慢慢趋近于一种大同的方向。
从各自为战到集体行动;从群起狩猎到形成部落氏族;从小型聚落壮大到领土城邦;再逐渐发展形成如今的国家。我们无头苍蝇一样吵哄哄、乱杂杂,却最终像遵从一种冥冥中的安排而行事,衍化成如今的科技文明。
这只是其一。若我们认真思考琢磨任何形而上下的领域,会发现所有事物发展的规律都具有相似的性质。万事万物中,都存在着不可听闻之道。阴阳本同源。道家的归根复命,正是万法轮回的理论基础。
这样,我们不妨可以做一个比较具有可信性的推测:宇宙万象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区别只不过是观测层面的不同罢了。至少在一佛刹的范围内来看,万物最终的归宿是合为一体的。
包容为什么是人类文化中提倡的美德,由此可见一二。人类的道德文明观,其实就是在对诸天自然规律的观察中总结出来的。哪种行事方略符合规律,有利于物种繁衍,就会成为众所推崇。至少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宇宙范围内,天地正在趋近大同。
这一点上,不得不说,我们的习近平主席给世界带来了新的希望,单“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概念的提出,就是地球文明的一大步。正在色究竟天中说法的世尊,也会对此甚感欣慰吧。
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应化世间,在这片贫瘠的心灵土壤中,种下了一粒佛法的种子。千载岁月中,白云空悠悠,遍尝风雨、饱饮甘露的种子,像童话中杰克种下的魔豆一样,早已探出直冲天际的藤蔓。科技飞跃式发展的今天,我们依然像悲怆辞人一样上下求索。但是,人们似乎已经有接近真相的可能了。
也许在未来的不久,佛法将随缘应化,与自然科学融为一体,成为人类文明航船的方向标。顺着佛法之藤攀援而上,那里有世尊留给我们的美好风景。
世尊,似乎在寻求某种统一,至少是他所教化佛土内的大一统。
秽土与净
我们都知道,西方极乐世界是典型的报土,是阿弥陀佛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分耕耘换来的收获净土。与之相对,我们这个流落在六道轮回大潮中跌跌宕宕的娑婆世界,属于秽土。
不过,净与秽其实也是人心的分别。其实说直白点,各种佛土的不同分类,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同宇宙区域,自然条件、与宇宙危险地带的距离、作用力与场的强弱等等因素不尽相同,所以有各异的基础条件,演变出不同种类的世界。
因此,如果有人一看:哇,人家阿弥陀佛的国土这么美好,我们这跟未开化的史前社会一样,差距咋这么大捏?然后就把责任推到释迦佛身上,那就完蛋了。
佛只是一方世界的教化者,又不是海岛总督,什么都一手包办,大权独揽。而且,这恒河沙数星球组成的世界不知存在多久岁月了,远不止有释迦牟尼一尊佛。我们现在,只是刚好处于世尊这位“总统”的任期之内而已。就算有一堆锅,也不能都让世尊背啊。
何况说到底,所有佛土一开始其实都是差不多的。每方世界最后的走向,取决于其中众生的共业。共业其实大概可以说成一种能量的累积,这种能量达到一定强度,自然就会潜移默化改变世界的存在状态、生存环境。就像地狱与饿鬼道是众生无明造成一样,娑婆世界之所以衍化为今天的秽土,主要的责任其实在于我们。佛菩萨可不会造业。最后,都是我们自己的锅。
佛比较类似于到边远山区支教的老师。你不能因为那老师带的学生聪明勤奋,这老师分到的学生顽劣不羁,就在心里比较两者的高下。这只是每尊佛的职责不同罢了。释迦牟尼佛这世成佛的发愿,就是来教化我们这些冥顽不灵的学子。这种付出与支援贫困山区的支教人员一样,是不求回报的。我们甚至可以稍微偏私一点说:世尊要比阿弥陀佛更辛苦一些。
在纷繁复杂的娑婆世界中,佛换了一任又一任,而学生却始终是我们这群,翻来覆去地轮回,无始以来都没有太大变动。好在诸佛是没有好坏分别心的,不然他们很可能会这样告诉众生:“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
这样,也许我们就可以稍稍体会一下,世尊在说阿弥陀经时暗含的情感。
试想,一位高中普通班的班主任,在分班考试前,鼓励自己的学生努力争取进重点班的名额时,会怀着怎样的心情?
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得到展现自我的更高平台,跻身更有利于精进的良好氛围,固然是这位班主任的美好心愿。虽然对所有学子一视同仁的他永远尊重各人的选择,但他心里最殷切的愿望,当然还是能看到众志成城、齐心协进的景象。
佛不忍众生永世承受轮回之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辉映星夜的天窗,遥指浩瀚无穷的寰宇,铺开那幅极乐的净土绘卷,徐徐道来。
在西方世界的美妙景象中,我们如痴如醉,心中也生出千念万想。
若问,当我们沉浸在心中美好憧憬里时,可曾真正用心体会过世尊那清净的如如不动中,淡淡起伏着的怅然。
可能是我一不小心就流于狂慧吧,但我仍然要执着地妄语。在那双充满智慧与慈悲之光的眼眸中,我似乎捕捉到了一声不可听闻的叹息。我感受到那已证得无上佛果之人的清净涅槃中,依然跳动着一颗无言的心。
“留下来。”
我知道,一切音色都非如来实相。这声呼唤,估计又是心魔作祟。不过算了,凭什么因为别人是魔,就可以排斥它呢?这次跟随,就当是我对它的布施。
该执幻为实的时候执幻为实,说不定有时是种智慧。何为智慧,何为愚痴,谁说的清呢。
我只知道,自己心里已经做出了抉择。
世尊向我们诉说阿弥陀佛净土的庄严美好之时,心里真正的期望,一定是让我们这方娑婆之地,也成为那样纤尘不染的世界吧。
我的存在如微尘细小,毫不起眼,但即便如此,我也要流转在这无可奈何的轮回中,一直坚定着,等待着这片土地被称作娑婆净土的那天到来。
世尊,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一定能迎来属于自己的净土。
净与秽,如梦幻泡影
上面这些论述,并非有意比较各种法门与抉择的优劣高下。一切有为法都是外相,重要的是发心。
同样是往生净土,不同的心灵境遇所倒映出的世界也是截然相异的。我们不妨思考下人们对待出国者的态度,会发现其中异曲同工之妙。
那些在祖国资源匮乏、积贫积弱之时,努力到海外求学,在祖国最需要他们的时候,毅然回归祖国怀抱的人,往往被后人所颂扬赞叹;而一看到祖国“大势已去”,立马生出二心,千方百计想弄到别个“自由民主”之国的定居绿卡的人,在大家心中的地位,比二战时的伪军特务高不了多少。
往生净土,和这些社会现象又有什么分别呢?为了逃离而盼望往生的人,其实永远都逃不出自己的宿命去;身在净土,却永远心系自己那片“不净之土”的修行人,才能真正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人们与净土的距离,只是一心一念之遥。
其实,何必执着于这些外相呢?
世界总在趋向大同,太阳系也不过是方寸之地,银河也终将汇为一条横挂九天的匹练。娑婆世界与弥陀净土,也总会在某个遥远的未来,结合为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阿弥陀佛与释迦牟尼佛,更像是两位村长,在因果这个“宏观大政策”的方针下,组成了一对帮扶小组。
佛们与众生们共同的目标,就是将每个世界的污秽和邪妄除去,为无垠的宇宙带来永恒不落的光明。
当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无所谓体魄的强弱,无所谓肩膀的厚薄。怀揣那颗无死的金刚心,我们都能与世尊并肩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