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纪念
先前有“间隔年”,现有美国作家琼•狄迪恩的《奇想之年》,《奇想之年》是琼•狄迪恩为了纪念逝世的爱人而写的一本回忆录,扉页写着献给约翰和金塔纳。
约翰是她共同生活40年的丈夫,于2003年12月30日晚上不幸死于突发性冠心病,一瞬间,琼•狄迪恩说:“就没了”。
2004年的前一天,她失去了最爱的丈夫,2005年,她写了这本《奇想之年》,剖析了在失去爱人的这一年,她如何度日如年,这段难熬的艰辛的心路历程,被她坦承真挚记录丧恸到达的境地。曾经看过百位临床医护人员写的《死亡如此多情》,里面讲述的是将死之人面对死亡的态度和方式,医护人员面对临危病人的手术态度。但是这本《奇想之年》是说失去亲人,亲属的自我恢复心路过程。
琼•狄迪恩一开始陷入自我迷失阶段,开始寻找,开始自动屏蔽一些不愿意提及的回忆。而这本书,在时过境迁后的一年后,她才开始正视约翰已经走了的事实,虽然她冷静理智地参与了丈夫的后事事宜,但是她的内心一直拒绝承认约翰再也无法重回的事实。
我很赞同一句话,每写出来一个字,一段话,一些念头,就是一个告别仪式。好比黛玉葬花,把最爱埋藏起来。记录不全是为了忘记,也是为了念想。而这本书里的每一段记录和纪实,足以看出琼•狄迪恩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倾注很多的感情,去重温当初一起经历过的一些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的小事情小情调小插曲。
如果说突然之间,约翰的离去,改变了琼•狄迪恩的一切,那么她记录这些离开他的日子里,她的心路历程,比失去更重要。她去寻找去考证,揪着一个问题不放,一个理智的人突然开始寻找宗教信仰。。。如此种种,只能说她爱之深,痛之切肤。
我很同意书中的一句话:“将死的人知道他还剩下多少时光”,想起2007年的秋天,我在学校做了将近三个月的噩梦,梦里始终出现一个雷同的场景,奶奶在哭,让我去喊人来。爸爸和一群叔叔披着白麻往山上走,我跟在后面始终看不到相框里的人是谁,也曾打电话回去旁敲侧击问过爷爷奶奶身体是否安好,得到的回复都是很好无碍。2008年元旦的前一天晚上,我经历了三个月中最熟睡的一夜,没有噩梦侵袭,已经关机的手机传来千里之外的噩耗:爷爷走了。
后来几个亲人在事后追忆,都曾在之前经历过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但是大家都没有往这方面细想,包括我做的噩梦,无从解释。
一件物或者一个人,太容易得到,稀松平常,不足为怪。但是一瞬间失去,会让拥有者措手不及,我们习惯于生活里有自来水的存在,如果突然有一天停水了,会觉得不习惯。记得先前因为孩子湿疹,我不能吃海鲜鱼虾蛋类,以前我不觉得这些东西有多么好吃,但是一旦被医生宣布加入黑名单,味蕾会不知不觉之中开始从抗拒到期待,抗议无效之后开始陷入一段极其馋嘴垂涎的阶段,总觉得这些不能吃的东西特别好吃特别想吃,连记忆都会加倍抹上特别怀念的味道。而我身边有认识的一个朋友,经历过一次失子之痛,她开始不停地看医生查资料,想找到根源,连医生都说可能只是偶然的意外情况,她不相信,她觉得这是医生的托词而已,开始陷入疯狂的自我侦探和怀疑模式。找到根源又如何?能挽回失去的吗?也许这只是失去的那个人想转移伤痛的一种修复方式而已。
一对相敬如宾的夫妻,突然失去其中一个,另一个也会陷入混乱迷茫的自我找寻阶段。睹物思人,琼•狄迪恩说这是“旋涡效应”,一件曾经共同经历过的事物一不小心从回忆里窜出来,猝不及防,即便是防御重重也会溃不成军。
为了忘却的纪念,每写一个字,都是为了纪念。每记录一个字,也是为了忘却。有些伤痛,感同身受,那些引起共鸣的文字和情感,让我想起曾经经历过的失去挚爱的一段迷茫期。唯有自己走出来,把那些爱一点点的收集、归类、然后埋藏在不为人知的隐蔽角落。偶尔悄悄地拿出来重温,偶尔封闭在内心深处。重温的那一部分,永远是过去交叉重叠的那一部分,温馨甜美,熨着薄荷的清香。刻意遗忘的那一部分,永远是现在空白的那一部分,缺少的那一部分。时间仿佛有一股魔力,生生地切割了过去和现在,让活着的那个人永远在回忆和现实之间找寻两条线的交叉点。这又让我想起杨绛先生之前写的《我们仨》,她在回忆里,记录一家三口的温情生活,梦里失之交臂的爱人,醒来怅然若失。活着的人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而琼•狄迪恩的《奇想之年》,在失去爱,寻找爱的路程中,让我们看到生和死之间的纽带,死者并没有死去,他活在生者的记忆里。而生者为了忘却的纪念,留下这些共同的回忆和一部分一个人的回忆。你必须正视这些现实,才得以坚强地走下去。一直走,他们就在我们身边,看不见的地方,一直在冥冥之中陪伴着我们,看着我们,陪着我们,一起,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