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Python过程中的编码和解码

2020-05-19  本文已影响0人  凉风有信2020

编码和解码的问题纠结了我很久了,对他一直只有是是而非的理解,好像是那么回事,但是又不懂,今天终于来认真解决一下这个问题,总结一下大神们的回答,做一下笔记。

首先,我们知道,计算机中的所有数据都以二进制存在,二进制的一位有两种不同的状态0和1。一个字节(Byte)由8位二进制数组成,可以用来表示256种不同的状态。将二进制序列与字符一一对应的过程就叫做编码规则。

一、ASCII 码

世界上最著名的编码规则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制定的ASCII 码,它将英语字符与二进制位之间的关系做了统一规定。ASCII 码规定一个字节的最高位总是0,用剩余的7位来表示英语中需要的128个字符(包括不能打出来的32个控制位),比如空格SPACE是32(二进制00100000)。

二、非ASCII编码

英语用128个符号编码就够了,但是用来表示其他语言,128个符号是不够的。

比如,在法语中,字母上方有注音符号,它就无法用 ASCII 码表示。于是,一些欧洲国家就决定,利用字节中闲置的最高位编入新的符号。比如,法语中的é的编码为130(二进制10000010)。这样一来,这些欧洲国家使用的编码体系,可以表示最多256个符号。

但是,这里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字母,因此,哪怕它们都使用256个符号的编码方式,代表的字母却不一样。比如,130在法语编码中代表了é,在希伯来语编码中却代表了字母Gimel (ג),在俄语编码中又会代表另一个符号。但是不管怎样,所有这些编码方式中,0--127表示的符号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只是128--255的这一段。

至于亚洲国家的文字,使用的符号就更多了,汉字就多达10万左右。一个字节只能表示256种符号,肯定是不够的,就必须使用多个字节表达一个符号。

世界上存在着这么多种类的编码方式,同一个二进制数字可以被解释成不同的符号。因此,要想打开一个文本文件,就必须知道它的编码方式,否则用错误的编码方式解读,就会出现乱码。

如果有一种编码,将世界上所有的符号都纳入其中。每一个符号都给予一个独一无二的编码,就能够解决文件乱码的问题,Unicode应运而生。

三、Unicode和UTF-8

准确的说,Unicode不是一种编码,而是一个字符集。在Unicode字符集的基础上产生的UTF-8、UTF-16和UTF-32才是真正的编码规则。

Unicode字符集

Unicode 当然是一个很大的集合,现在的规模可以容纳100多万个符号。每个符号的编码都不一样,U+0041表示英语的大写字母A,U+4E25表示汉字严。

比如,汉字严的 Unicode 是十六进制数4E25,转换成二进制数足足有15位(100111000100101),也就是说,这个符号的表示至少需要2个字节。表示其他更大的符号,可能需要3个字节或者4个字节,甚至更多。

这里就有两个严重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何才能区别 Unicode 和 ASCII ?计算机怎么知道三个字节表示一个符号,而不是分别表示三个符号呢?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已经知道,英文字母只用一个字节表示就够了,如果 Unicode 统一规定,每个符号用三个或四个字节表示,那么每个英文字母前都必然有二到三个字节是0,这对于存储来说是极大的浪费,文本文件的大小会因此大出二三倍,这是无法接受的。

它们造成的结果是:

UTF-8

互联网的普及,强烈要求出现一种统一的编码方式。UTF-8 就是在互联网上使用最广的一种 Unicode 的实现方式。

UTF-8 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它是一种变长的编码方式。它可以使用1~4个字节表示一个符号,根据不同的符号而变化字节长度。
UTF-8 的编码规则很简单,只有二条:

1)对于单字节的符号,字节的第一位设为0,后面7位为这个符号的 Unicode 码。因此对于英语字母,UTF-8 编码和 ASCII 码是相同的。

2)对于n字节的符号(n > 1),第一个字节的前n位都设为1,第n + 1位设为0,后面字节的前两位一律设为10。剩下的没有提及的二进制位,全部为这个符号的 Unicode 码。
下表总结了编码规则,字母x表示可用编码的位。


Unicode码位(16进制)对应的UTF-8编码方式

跟据上表,解读 UTF-8 编码非常简单。如果一个字节的第一位是0,则这个字节单独就是一个字符;如果第一位是1,则连续有多少个1,就表示当前字符占用多少个字节。

可以看到,UTF-8是兼容了ASCII码的一种编码方式。

四、Python中的编解码

编码(encode()):将字符转化为计算机能够理解,能够存储在内存或文件中的二进制数据。

如在Python中输入以下代码:

str = "简书"
print(str)
print(type(str))
print(str.encode())
print(type(str.encode()))

输出:

简书
<class 'str'>
b'\xe7\xae\x80\xe4\xb9\xa6'
<class 'bytes'>

此过程就是将str类型的数据转换为了二进制,为了方便显示,通过16进制输出了编码后的结果。可以看到每个汉字用了六个16进制数字来表示,对应着三位Byte,三位比特就能表示最多16,777,216个字符了,能够表示完所有汉字。

python3.6在不指定的情况下,执行编码方式默认使用utf-8编码,因此在print()打印汉字时,不需要再指定encoding = 'utf-8',但在之前的版本需要指定。

注意:python中经常需要在方法(或函数)中传输参数(encoding='utf-8')这不一定是在对数据进行编码,这一点要理解,不然会感觉很矛盾。这个参数是在告诉方法传入数据的编码方式为UTF-8(或其他方式),方法才能对数据进行正确的解码。

另一个使用encoding较多的方法是open,如下所示:

with open('text.txt','w') as file:
    file.write('简书')

由于txt文件对中文的默认编码方式是GBK,Python使用默认编码方式'UTF-8'打开后就是����这样的乱码,同时报错:

File was loaded in the wrong encoding: 'UTF-8'

这时候通过指定编码方式就能解决,通过'utf-8'方式打开并写入文件:

with open('text.txt','w',encoding='utf-8') as file:
    file.write('简书')
解码(decode()):将二进制数据转化为能够阅读的字符的过程。

这个比较简单,如上节通常是指定encoding='utf-8'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