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所趋?降噪耳机到底有什么好?浅谈降噪耳机

2018-05-26  本文已影响0人  人生需要坚持_9243

近几年来,降噪耳机市场可谓如雨后春笋之势,像BOSE、SONY这样的行业龙头们一直在推出越来越贵的降噪耳机,少则四五千,多则一两万。当然也很多市场份额较小的企业在这场竞赛中紧追不舍,试图在用户体验和性价比之间寻求更符合大众心理的平衡。事实上,很多优秀的产品恰恰都来自这些敢于创新的发展中企业。

很多人根本没有接触过降噪耳机,只是听其所然而不知其何所然;也有很多人尝试去了解,却在走进商场某间装修低调奢华、硕大的占地面积下只在中心摆放寥寥几款耳机的门店后,被其价格劝退;也有一些人使用了一两款廉价的百元降噪耳机,紧接着就跟可以朋友吹嘘说:“降噪耳机也就这样。”

为什么说降噪耳机是未来大势所趋?什么是主动降噪、被动降噪?入耳式、包耳式、压耳式又有什么区别?希望通过笔者的浅谈,能让你在对一款耳机的选购时,多一些必要的信息储备。

一项数据表明,在12岁至35岁的人群中,将近50%的人在使用试听设备时音量超标,带来的后果是:心情烦躁、睡眠质量下降、听力受损、学习工作效率低下、耳鸣、神经衰弱的患病率增高……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听力置于危险之中。譬如在上下班途中,很多人会选择带上耳机来逃避身边的喧闹与嘈杂,身边噪声越大,耳机的音量也开越大,一般这样做都会远远超过安全适度的音量值,而自己往往不会意识到,久而久之便造成听力受损。

在环境噪音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降噪耳机的优点在于,能有效降低外界噪音对聆听音乐的影响,外界噪音变小了,自然不用通过调高音量也能清晰地收听耳机的音乐,更好地享受宁静自如的一方天地。

降噪耳机大致分为了:被动和主动降噪。被动降噪即物理降噪,从构造上达到隔音效果,比如入耳式耳机设计。主动降噪则是所有高端降噪产品都会选择的处理方案,原因在于主动降噪的耳机运用了数字信号处理的电路元件,扬声器借此发出与噪声相位相反的机械波,与噪声叠加相互抵消,从而达到降噪,简单来说就是主动去抑制一定声音频率的噪音,效果更好。

对于入耳式耳机,Linner NC50作为一款颈挂式无线主动降噪耳机,值得推荐。入耳式耳塞设计下采用了ANC主动降噪处理,实现主被动混合降噪,降噪可达28分贝,有效降低97%环境噪音,降噪模式、监听模式以及常规模式可自如切换。

Linner NC50有黑白蓝三种配色,线材为柔软亲肤的面条型TPE材质,两个耳塞背部有隐形磁铁,可以相互吸在一起以便于收纳。全重约35.2g,非常轻便,即使久戴也较为舒适。加上IPX4的生活防水、稳定高效的蓝牙、三频均衡的调音、13小时的续航、以及令人的惊喜的599价位,无疑是目前市场上不容错过的高性价比好物。

至于压耳式、包耳式耳机,这类头戴式耳机由于拥有更大的单元直径,在声音表现上具备更大的规模和密度,往往拥有更佳的音质,在主动降噪单元的投放上也有更优秀的表现。压耳式耳机体积较小巧,包耳式耳机适应性强,各有优点,而且不用时把耳机挂在脖子上也挺好看的。

Linner NC80与NC90分别采用压耳式、包耳式设计,是一对无线降噪双胞胎。两款耳机都采用40分贝以上的混合式主动降噪技术,可隔绝97%的外界环境噪音。监听模式、通话降噪一个不少,性能强大。耳机采用铝合金材质,设计极具美学,可在耳罩外侧实现智能触控,还具有智能佩戴功能(摘下耳机便自动暂停播放),能同时连接两个蓝牙设备,并实现长达34小时的无忧续航。

耳机的不同佩戴方式,本身各有利弊。由于个人的耳朵结构有所差异,一些人可能无法忍受入耳式的佩戴、一些人可能对便携性要求很高。也正是因为如此,不同佩戴设计的耳机才会不断涌现,但无法否认的是,没有人愿意去忍受嘈杂、令人烦躁、让耳朵充满负担的环境噪音,何不尽快挑选一款适合自己的降噪耳机,还耳朵一场“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般的清净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