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修行在路上
我是含泪看完《冈仁波齐》的。我不想说什么信仰,朝圣是他们的日常,信仰也只是他们的日常。我想说的是这部电影给我的感动: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去修行。
影片一开始就是藏民家庭的日常,细碎而又温暖。日落,在家吃饭;日出,在外劳作。没有人会对此有意见。准备朝圣的过程中,所有的东西都按步就班,买鞋的,一买是20双,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团队,团队意识强烈,准备的是大伙的东西,而非自己个人,这里没有自私。试想,我们也会有集体出游的时候,但基本上是各管各的。朝圣时,面对有人生孩子,有人伤了腿,车子被撞坏,水淹路,没有钱,杨培老人去世这些意外,他们没有半点怨言,没有半点指责,来什么就面对什么,不卑不亢。这样的心态很好。反思一下现实,在朝圣时,面对不断加入的老弱病残,年轻力壮的当然知道,这一路朝圣是要照顾这些人的,可是,他们没有半句“不”,听的最多的是“好”,没半句废话,没半句不满。如果是我们,当知道有老弱病残和我们作伴,我们会不会满腹牢骚?当路上真出事了,会不会抱怨?指责?答案是肯定的:会!当被人撞车,自己手也受伤,对方却要走掉时,会不会大发雷霆?答案也是:会!来什么面对什么。有问题,不抱怨,简单商量几句,就集中力量解决,这是面对困难时,最好的处理方法。但我的身边,不乏有人面对困难,要么抱怨,要么逃避,影片中的他们,确实给我们上了一课。生活总有精彩,也会有失败和沉沦,如何面对,是我们每个人的修行。
人不能有恶语。影片中每个人的语言值得我们修行。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情,他们真的温和以待。生孩子一慕时,我哭得稀里糊涂,这个母亲太隐忍了,生孩子的痛,也只是忍着低低地闷声地呻吟,面对被山石砸伤的腿,男人也只是低低地抱怨几句,他们的话不多,但都有一种温和的力量,让我不禁含泪回想:在自己的人生中,面对失败,沮丧何其少,可是温和地在身边给予支持和鼓励的却没有多少人,自小,面对的就是斥责,稍微有一点做得不好,就要受到斥责,甚至是鞭打。日久,自己也成了挑剔的人,成了尖着嗓子说话的人。成为温和的人,是我的修行。
朝圣路上,还发生着和陌生人的故事。没走多远,他们没柴了,要向陌生人借柴,这个陌生人二话没说就领着他回家拿柴,这是怎样的不设防啊!继续往前走,有一队建筑工人,看到他们,邀请他们过来喝茶,聊天,作短暂的休息。再往前走,有一老人家过来主动教他们磕长头的正确姿势,并再三邀请他们到家里住。陌生人的参与,让这部影片有了更多的温度,给重复沉闷的朝圣之路注入了一些来自陌生人的温暖。影片并没有到此结束。而是又向我们描述了人心换人心的情节。面对老人的主动邀约,他们主动留下来帮老人春耕,第二天才走。他们休息时遇到了一夫妇正在朝圣,主动热情邀请这对夫妇前来休息,还送了驴的食粮给他们。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要到陌生人的家里,也这样教育着自己的下一代,根本没问题,但是,在这里,我们的思想被颠覆了,陌生人可以很温暖,是的,我们面对陌生人有太多的警剔,有太多的恶意的揣测,然后人心就这样不古了。接受陌生人的好意并把这善意传递下去,是我们的修行。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冈仁波齐,在你,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