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主义

2017-10-28  本文已影响27人  颍水书生
读书

我有一个朋友,前端小程序媛一枚,工作经验3年。按照正常的成长路线来说,3年可以做个开发者了。可是她却在最近找工作工程中屡屡受挫,虽然也有很多面试机会,但是至今还没有收到一份offer。

简单询问投递简历及面试经过之后,大概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这位朋友,在工作中也算认真好学,也做过不少项目了,但是对前端开发这块的理解还不够深,不能做到触类旁通,所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本着授人以渔的理念,我说给你讲个两个故事吧,或许对你有帮助。这两个故事来源于多年前看过的一篇文章,虽然年代久远,原文已经找不到了,但其中的道理却深深的印入脑海之中。

故事一:

说的是一个进京赶考的穷秀才,因为着急赶路,走到了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眼看天黑了,附近却没有客栈也没有人家,只看见附近有个破旧的寺庙,所以只能来到庙里投宿。庙里无人,秀才就匆匆啃了点干粮,准备睡了。临睡前,对庙中文圣的神像拜了又拜。由于一路劳顿,所以很快就睡着了。

睡梦中,彷佛看见老夫子从神像上走了下来,秀才赶忙起身,向老师施礼。并做了自我介绍:从哪里来,到那里去,所为何事,读了几年书了之类的。简单寒暄之后,跟老夫子说起了自己的烦恼:读了那么多年书,却还是不求甚解,连个举人都没考上,这次赶考还是没有把握,因此向老师请教可否良方。

老夫子说,那既然天还没亮,不如我给你讲讲如何读书吧!梦中秀才找遍了整座庙,只找到一本老黄历。老夫子说,没关系,用这本黄历足矣。

于是乎,老夫子从第一页开始翻起,一字一句的娓娓道来。不愧是圣人,一本很普通的黄历,从天干地支、二十四节气一直讲到天上二十八星宿,从易经卜卦讲到治理国家,总之是引经据典,无所不通。

秀才是听的津津有味,听完之后有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以前读书时困惑豁然开朗。一本薄薄的黄历,在老夫子的口中说出来,就像一本煌煌巨著,囊括了秀才之前所学过的所有知识,而且还能用这吗深入浅出的话语说出来。顿时,对老夫子的学问佩服的是五体投地,赶紧起身又拜了三拜。

转眼天快亮了,临别之时老夫子对书生说:“其实这些知识你都学过,只是没有融会贯通而已。所以读书不在多,而在于精,更在于能使用。书中的知识就像一颗颗珍珠,只有用绳子串起来才会是一串漂亮的项链。”。说完这番话,老夫子就消失不见了,秀才也马上醒了,发现天已大亮。马上起身,顾不上吃东西,将自己随身携带的书籍翻出来温习一遍。

是年,秀才高中举人,这是后话。

故事二:

文章的作者,赶上了77年恢复高考。当时得知这个消息后,很多人都睡不着觉,苦苦等了十年的学子,终于能再次有机会通过高考改变命运了。同时,由于十年内的考生要同堂考试,也有着巨大的压力,所有人都在拼命的复习。

无奈经过十年浩劫,当时书籍匮乏,找不到资料。作者费劲周章的搞到了一本《数理化自学丛书》。当时有句话叫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意思就是只要把数理化学好就能考个不错的成绩。无奈只有这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别无他法,只能是反复的翻看这本小册子,反复的做题,把概念、定理、公式一遍遍的抄下来背熟。就这样经过3个月的复习,作者考上了很不错的一所大学。

在文章中,作者提到一个概念,叫一本书主义;要想快速的掌握一门新的学科,只要精读该学科内经典的一本书就足够了。把这本书吃透,就能算作半个行内人了。

回顾起自己学习编程的经历,就是在践行“一本书主义”,当时互联网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没有那么多的学习资料,而且当时自己也没有个人电脑。只能是抱着一本书《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版教材)慢慢的啃,在纸上写代码,然后到机房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往里敲,不厌其烦的调试。这么多年过去了,带我进入编程大门,收获最大的还是那本书。

C程序设计

现今,互联网上的文章、书籍浩如烟海,但那几本最基本的书如:《操作系统原理》、《编译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数据结构》、《算法导论》只要搞透了,再加以一定量的练习,就能比80%的人做的好。

对了,后来由于工作原因要了解UI设计,通过一本《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让我掌握了大部分不具备的对UI的基本审美能力,虽然自己不去做设计,但是知道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知道怎么去调整;也是践行“一本书主义”。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

读书的目的之一,是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好的知识结构是“T”字形的:深钻一个领域,兼顾涉猎其他. 打造自己的知识结构,从精读一本书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