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完《延禧攻略》,除了好看,你还得到了什么?
2018年最火的宫廷剧,无疑是《延禧攻略》了。人物关系的处理、剧情的一波三折,让无数观众“欲罢不能”。很多人看这部剧,是一气呵成的,因为悬念一个接一个,对后续的情节迫不及待。
这是一部很值得回味的剧,大家都说好看,想过为什么如此吸引你吗?文琪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关乎人性。按照一般逻辑,宫斗剧是女人们的群戏,除了女主、好人没几个,当然一样就看出来是坏人的也少。如果是这样的伪装能力,干脆别在宫里混了。最多的一类“娘娘”,就是腹黑型,从表面无法判定她的真实立场,还容易被这样的人利用和陷害,比如《延禧攻略》中的娴妃。
既然和人性相关,观众想看到的一定是最真实的一面。魏璎珞逆袭意料之中,富察皇后“白月光”温暖众人也是宫中个例。从人性的角度,这两位的看点并不多。我们想看的,是腹黑人群如何用尽手腕、最后自取灭亡的,以及黑化者的悲惨下场,比如尔晴。自以为嫁给了富察傅恒,就掌握了幸福的筹码,可惜终究只是梦一场。人性和命运的反差,让这个人物饱满起来,也增强了该剧本身的观赏性。
关乎英雄主义。这点很重要,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想,而根据“二八定律”,至少80%的人一辈子都无法实现自己的英雄梦。所以,女主的光环就会格外耀眼,她不仅要完成在皇宫的完美逆袭,也承载了无数观众心里的“英雄梦”。
从不受人待见的宫女、到皇后身边的红人,这个奋斗过程就已经很艰辛了。然而,女主魏璎珞还没有止步,当上皇贵妃才是她身份的终极蜕变。很可惜、也很幸运,她嫁给了不是最爱、但依然深爱的男人--乾隆皇帝。我始终坚定的认为,璎珞把爱情给了傅恒、而把婚姻给了乾隆,一切都是她自愿的,不然以她的性格,没人可以逼迫她。
小小的身躯,也有很强大的力量。魏璎珞起初进宫的目的,就是查她姐姐的死因,就是凭借坚定的目标,才克服了重重困难,不仅查到了真相,也将善良和正义感影响给了身边伙伴。她是家里的英雄,是皇后身边的英雄,也是后宫恶势力无比惧怕的的英雄。
关乎落差,主要是现实和虚构场景下的落差。都知道《延禧攻略》的故事有虚构成分,和史实不会完全符合。剧中极大渲染了人性和欲望,这也是吸引观众的关键点。虽然我们没有生活在清朝,也无法对皇宫中的生活日常感同身受。现实生活中,我们通过历史课本和历史书籍,去获取相应的历史知识,对古人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
但我们很少知道后宫发生的事,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后宫不得干政”,所以宫斗剧显然极大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对21世纪的我们来说,清朝皇宫的场景就是虚幻的;相比历史人物、嫔妃描述及关系,也都极尽渲染之能势,以高收视为目标,在编剧上下了一番工夫,所以它也带有了部分的“虚幻”基因。
那么问题来了,好看过后,你得到了什么?
其实对绝大多数观众来说,只是娱乐而已,并不会过多研读剧情,如果在观看时有代入感,就很厉害了,更别说对“服化道”这样专业周边的留意了。我在看完后,心里有两个特别强烈的关键词:可惜、空虚。
可惜是针对剧情的,一是魏璎珞没能嫁给傅恒,还有就是富察皇后跳下宫墙...而之所以会空虚,大概觉得宫斗剧的“套路”都一样,由于女主特定的强大光环,必然有诸多艰难险阻,最后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成就。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赚到观众的好奇、担忧和眼泪,《延禧攻略》如此,《芈月传》、《甄嬛传》、《武媚娘传奇》...尽是如此。
日前有消息称,宫廷剧已遭卫视禁播,至于原因还不明了。但《北京日报》之前列了宫斗剧的五宗罪,也不是空穴来风:
编剧李亚玲认为,“该禁止的是过度宫斗,娱乐化宫斗,极致化宫斗,超现实宫斗……而不是以宫廷为背景的所有古装剧!”看来如何把握宫廷剧的“真实感”、以及人物关系和场景的精心打磨,是该类题材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
如果没了宫斗剧,大家会少了追剧动力吗?在2018年,你们追得最入戏的是哪一部宫斗剧呢?期待给文琪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