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驿站沅芷云裳存文(简村)

谈谈“谋生”

2025-10-08  本文已影响0人  颖瑶


这次我想谈谈“谋生”这个话题,听起来或许有些沉重。但确实是在仙桃所见的一幕幕,让我不由得深入去想——原来谋生,真的并不容易。

婆婆家住的小区靠近仙桃一中,从西门一出来,就是一条宽阔的大街。白天看起来平平无奇,两旁店铺林立,大半是做餐饮的:卖锅盔的、开火锅店的、做湖南米粉的、卖奶茶的……五花八门,却几乎都围着“吃”打转。

一到晚上,整条街仿佛瞬间苏醒,热闹非常。有一个现象让我有些不解:在很多城市,卖菜的摊子通常集中在清晨,早市甚至成了城市的一道风景,是游客体验当地生活的窗口。而这条街的菜摊,却总在傍晚六点后才陆续摆出来。正值洪湖的仙藕上市,卖藕的最多,其次是河蟹、鸡蛋等等。其他不少菜似乎都来自外地——特别是那几个专卖广西甘蔗的摊子,绿皮紫皮的甘蔗堆得足有两层楼高,顶上还留着半米长的青翠叶子。几家摊主仿佛在暗暗较劲,比谁家的甘蔗更新鲜、卖得更快。

其他菜摊上的,也多半不是本地土菜。整齐摆放的秋葵、辣椒、胡萝卜……一看就是从塑料袋里刚拆封,经过长途运输而来。顾客并不多,摊主们大多低头忙碌——剥豆子、摘黄叶、整理菜摊,真正在做生意的反倒少见。

除了这些傍晚出摊的菜贩,让整条街愈发热闹的,是各式小吃摊:汉堡、奶茶、臭豆腐、炸薯条、公仔面……几乎所有城市夜市里能见到的,这里也一应俱全。和菜摊前一样,光顾的人并不多,但灯光却格外明亮,摊主们依然忙前忙后。我不确定我路过的时间,是不是正赶上仙桃一中的学生在上晚自习,还没到他们蜂拥而出、买点夜宵填肚子的时候。

在仙桃的三个晚上,我们从婆婆家到住的酒店来回好几趟。每一次看到这些忙碌张罗的身影,心里总会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怜惜。他们做一单能挣多少呢?五块?那一个晚上能做十单吗?赚五十?能做一百单吗?赚五百?从本地居民和学生的消费能力来看,一单五块不太现实,一晚百单也不太可能。如果一单三块,一晚五十单,也就一百五十元——这已是我比较乐观的估计。而我实际看到的客流量,恐怕很难均分给每个摊位五十单生意。

这么一想,眼前这条热闹的小街,这些忙碌的小吃摊和菜摊背后,其实是极其微薄的收入。可他们每晚都出来,每晚都不知疲倦地忙碌着。我不知道中国有多少这样的小城,小城里有多少这样艰难谋生的普通人。一想到这些,就对自己偶尔大手大脚、浪费食物的行为,感到一阵深深的惭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