辍学、离婚、丧子......正因一无所有,所以一无所惧

2020-05-22  本文已影响0人  牛妈古法育儿

女人的一生,会遇到哪些难题和不顺?

有人说:童年时的被冷落和忽视,年轻时糟糕的婚姻、停滞不前的事业、操心不完的熊孩子、世俗的偏见、突如其来的意外,老年孤独、无法摆脱的婆媳矛盾......

想想还真是。

可是,当这些不幸和困难真的降临,我们该怎么面对呢?

有这样一个女人,也曾遇到过这些相同的难题,甚至可以说被逼入绝境,但是她却最终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走出了低谷,改写了自己的人生。

这个人是谁呢?她就是民国第一离婚案的主人公:张幼仪。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是怎么找到突破口的吧!

1900年,张幼仪出生在江苏宝山(今上海),祖父是清朝知县,父亲是当地名医。那时,风气未开,和大多数家庭一样,父母恪守礼教,重男轻女。

年轻时的张幼仪与她的家人

家里有8男4女,但是别人问起来时,母亲却回答只有8个孩子。因为男孩才是家里的传人,女孩是别人家的人,是“不值钱”和“白吃干饭的”。

于是,男孩出生时,脐带被收好放在床下,而女孩出生,脐带则被埋在树下;长大后,男孩可以享受优越的教育资源和机会,女孩上不上学无关紧要。

从小,兄弟们每天定时跟先生念书写字,被要求一字一句背得毫无差别;而她和姐妹们,要先去厨房帮忙,照顾弟妹,忙完这些,如果先生也没忙着教男孩功课时,才会教她们一点像《孝经》、《小学》之类的儒家入门书籍,而且也不需要背诵、抄写。

虽然父母重男轻女,但是哥哥们却很疼爱妹妹。三岁时,二哥把深受缠足之苦的她解救下来,还经常给她讲一些社会变革和新式思想方面的话题。在哥哥的影响下,张幼仪崇拜书本,渴望和哥哥一样学识渊博,去见识外面广阔的世界。

可是,父亲不会投资女儿的教育,只会为儿子精心筹划未来。即使在家道中落、最困难的时候,父亲仍然想办法送张幼仪的二哥和四哥去日本留学,他们后来分别成为民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哲学家和银行家。

多年后,她回忆起童年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时,心酸地说“要是我们家没有变穷的话,说不定父亲会让我到我丈夫爱的女人读的那种一流学校上学。”

然而,张幼仪骨子里是倔强要强的,虽然父亲没有足够的钱来操心女孩们的学费,她还是想方设法去求学。

12岁的一天,她终于在报纸上寻到一所学校——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学校教授西洋学科,而且学费便宜得惊人。读满4年毕业后还可以领到一张小学教师资格证书,可以找到一份小学老师的工作。

她找二哥和四哥帮忙,还说服了不爱学习的大姐和她同行,父亲终于同意了!因为这比把女儿养在家里还要省钱。

那三年是张幼仪最快乐的日子。当时,其他女孩都抱着漫不经心的态度在学校学习,而张幼仪却是全校最用功的两个女孩之一,成为老师关注的得意门生。她甘之如饴的汲取着来之不易的知识,憧憬着以后的人生。希望学成后当一名老师,做一个自食其力的新式女性。

那时的社会,传统封建思想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认为女子就要依附一个男人,在家里相夫教子,像张幼仪这样自觉上进的女孩子实在不多。那三年里,她不仅通过学习开阔了眼界,还看到了女人在依附男人生活时的另一种可能性。

而且在家庭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她想尽办法实现了自己的求学梦想,提升自己,这样的精神和执着比很多同时代的男子都强许多倍。这段经历也给她日后的蜕变打下了基础。

人生的安排有时让人猝不及防。

张幼仪13岁那年,四哥给她定了一门亲事。对象是一个叫徐志摩的学生,大家说他“才气纵横,前途无量”。

尽管舍不得宝贵的求学机会,但是父母之命难违。1915年9月,张幼仪遗憾地离开学校,和徐志摩完婚。并在三年后生下长子阿欢。

婚后的生活,沉闷而漫长。徐志摩对她始终充满了傲慢和偏见,鄙视她为“乡下土包子”,向她发泄着对封建包办婚姻的不满。尽管她得到了一家大小的敬重和肯定,尽管别人眼里的她“身材很好,线条甚美”,但是在追求浪漫和自由的丈夫眼里,她没有任何存在感。

张幼仪与徐志摩

晚年张幼仪回忆说:“徐志摩从没正眼瞧过我,他的眼光只是从我身上掠过,好像我不存在似的。”

为了逃避对婚姻的不满和家庭的责任,徐志摩长年在外求学。每天忙于家务和伺候公婆的张幼仪,内心其实多么渴望像自己的丈夫和哥哥一样去上学、学外文、甚至到西方去留学。

可是,在那样的环境下,公婆是不允许她外出求学的,她只能自己想办法。她写信给曾经就读的女校,希望能完成中断的学业,但学校说必须重读一年,也就是说,还需要两年才能毕业。对于一个需要料理家务、照顾公婆、抚育幼子的新媳妇来说,两年实在太漫长了。就这样,她读书的愿望落空了。直到晚年,她都为此耿耿于怀。

后来,徐志摩远赴海外,继续求学。张幼仪的二哥心疼她,建议她去欧洲与丈夫团聚,埋于心底的求学欲望又重新燃起,于是她悄悄地为出国做准备,说服公婆让她和家里几个未出嫁的女孩一起去上课。在徐志摩终于同意张幼仪去伴读时,她已经在家里上了一整年的课。

作为一个母亲和儿媳,料理家务、照顾儿子和侍奉公婆几乎要耗尽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书求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可是,张幼仪却做到了。她这种好学和上进的精神在今天也十分难能可贵。

刚做母亲的张幼仪

1920年,张幼仪孤身来到徐志摩求学的英国,希望修复夫妻关系。可是一切都在意料之外。

在船上漂泊了三个星期后,张幼仪终于抵达伦敦。她穿着自己精心挑选的服装,期待着和丈夫的重逢。而等待她的却只有冷遇和厌烦。她在船头一眼认出了他,“因为他是那些接船的人当中唯一一个满脸写着不想到那儿的表情的人。”

后来他们在英国沙士顿安顿下来,那时徐志摩正热恋着他的灵魂爱人林徽因,早出晚归。

语言不通、又没朋友、被丈夫冷落,她很想读书,想对他说自己内心的想法,可是只要她一开口徐志摩就说“你懂什么,你能说什么?”“我没法子让徐志摩了解我是谁,他根本不和我说话”。

因为仍对婚姻抱有幻想,尽管孤独、惶恐,她还是全心全意地陪在他身边,照顾他的生活。老年的张幼仪回忆道:“我来英国的目的本来是要夫唱妇随,学些西方学问的,没想到做的尽是清房子、洗衣服、买吃的和煮东西这些事”。她对当时自己的卑微与讨好感到十分不解。

不久,张幼仪怀孕了。因为急着追求林徽因,徐志摩要她“赶快打掉”,虽然当时打胎有生命危险,但他振振有词“还有人因为火车事故死掉的呢,难道大家都不坐火车了吗?”然后提出离婚,见她不愿意,干脆不告而别一走了之。

陌生的异国他乡,她没有朋友,也没有经济来源,身体越来越笨重,她蜷缩在那个冰冷的小屋,茫然四顾,只觉得绝望,她想一死了之,结束痛苦。

可是,从小受到的训诫“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让她想到了父母,她不能死。她写信给在法国留学的二哥。

在二哥的帮助下,她辗转到了巴黎,二哥把她安排在朋友刘文岛的家里,那时他们夫妻两人正在巴黎大学深造。

看着刘太太灯下夜读的身影,张幼仪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她想起自己在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求学的情形。她深刻地反思自己,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虽然她没有裹脚,但是她的很多行为却和缠过脚的旧式女子没有两样。

同时,她内心的自尊和要强重新被唤起:

“经过沙士顿那段可怕的日子,我领悟到自己可以自力更生,而不能回去徐家,像个姑娘一样住在硖石。我下定决心: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不能依靠任何人,而要靠自己的两只脚站起来”。

生完孩子一个月后,消失的徐志摩突然出现了,他追到柏林,没有要求看看刚出生的儿子,而是急不可耐的找她离婚。她平静地签字同意,坦荡地看着徐志摩说:你去给自己找个更好的太太吧!成全他,也放过了自己。

离婚后,她没有时间伤感、自怜,她必须在最短的时间获得一技之长,在德国生存下去,同时养活自己的孩子。

她聘请了一个保姆照顾孩子。自己夜以继日地学习德语,考上了裴斯塔洛齐学院,攻读幼儿专业。在那里,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赞赏,找到了自信和方向。有慧眼识珠的人追求她,可是她无暇旁顾,全身心投入在学习和工作中,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忙碌。

就在一切步入正轨时,三岁的儿子彼得夭折了。

张幼仪的次子彼得

悲伤、痛心,可是人生还要继续。擦去眼泪,她选择留在德国,继续完成学业。很多年后,在回忆一生时,张幼仪说:

“我的人生大概可以一分为二,去德国前与去德国后。去德国后,遭遇了人生最沉重的创痛,与丈夫离婚,心爱的儿子死在他乡,那是人生最黑暗的时光,一切都跌到了谷底。所以,不再害怕!”

去德国前,她凡事都怕;去德国后,她一无所惧。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有多少人能承受婚姻破灭、丧子之痛这样残酷的打击呢?可是张幼仪想到了对父母和长子的责任,还有自己希望洗刷屈辱的自尊和倔强,她选择了一个人留在德国,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

有人说,活着是一场修行。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很多崩溃的时刻,很多艰难的选择,甚至很多意想不到的打击,而这就是生活。勇敢一点,熬过去,人生才会迎来不一样的未来。

在德国生活了五年,张幼仪彻底蜕变,她的眼神中不再有犹疑和害怕。

刚到法国时,她只认识“Paris”这一个外语单词,五年后,她会说一口流利的德语,取得了大学文凭,还通过在德国的学习和工作养成了严谨认真的人生态度。这些都成为她日后实现人生价值、成就辉煌事业的关键。

1926年,张幼仪被八弟接回上海。

在徐家二老的坚持下,她再次来到徐家,亲口成全了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姻。

离婚后,她和徐志摩的关系,比离婚前友好多了。她说:“我要为离婚感谢徐志摩。若不是离婚,我可能永远都没办法找到我自己,也没办法成长,他使我得到解脱,变成另一个人”。

而徐志摩也对她刮目相看,赞她是“一个有志气、有胆量的女子,这两年来进步不小,独立的步子站得稳,思想有通道……”。

她离开的这些年,长子阿欢长大了很多,也养成了很多不好的习惯。于是,她带着儿子离开徐家,到北京读书,亲自教育他,纠正不好的习惯,每天辅导他的学业。后来,阿欢顺利考上上海交通大学,去美国留学。

在工作上,她也非常用心。虽然娘家富足,徐家是首富,但她不愿依靠别人,决心自食其力。她先在东吴大学担任德语老师,后来在四哥和八弟的邀请下,出任女子银行和云裳服装公司的总裁,这原本是挂名,但是,凭着不断的勤奋努力和兢兢业业,她的成绩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有人说,这是运气。毕竟她有着强大的人脉资源:当中国银行行长的四哥、创办新月派文学杂志的八弟、当时最出名的前任诗人老公、还有身为首富的公公。但是,机会却从来只是垂青于做好准备的人,有时更垂青于勤奋努力的人。

当时她毫无服装店经营方面的背景,但是凭着敏锐的商业头脑,张幼仪结合西方立体裁剪的理念,形成了在当时独一无二的服装风格。她请来当时最有名的名媛陆小曼和唐瑛做时装模特,一时之间,云裳出品的高档服装,几乎是当时名媛淑女的标配。

而金融呢,最初她也是个门外汉,但她毫不退缩,从学徒做起。每天九点准时到银行,同时将办公桌摆在银行大厅的最后头,对银行的全景一览无余。甚至,她总是最迟离开办公室。后来她以优秀的口才和人格魅力带领同事成功追回外债,帮银行保住存款,又用欧洲的新式思想吸引上海的名媛贵妇前来储蓄。最初濒临倒闭的女子商业银行在她的管理下起死回生,扭亏为盈。

从银行下班后,她聘请的国文老师上门为她辅导一个小时,以弥补小时候没有接受良好系统教育的遗憾。结束后,她去云裳看一天的运营情况,然后回家,辅导儿子的功课。

当时,在别人眼中,“她是极有风度的一位少妇,朴实而干练,给人极好的印象。”徐志摩的朋友罗隆基追求她,但经历一次感情的创痛,她对爱情和婚姻有了清醒的认识,拒绝了花心浪漫的罗隆基,专心教育儿子,打拼事业。

不仅如此,她还尽着做徐家二老义女的责任,照料他们,甚至帮助料理因空难去世的徐志摩的后事,寻找他散落的书信和稿件,集结成册,资助徐志摩贫病交加的第二任妻子陆小曼。

儿子徐积锴、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张幼仪

梁实秋评价她:

“她沉默地、坚强地过她的岁月,

她尽了她的责任,

对丈夫的责任,

对夫家的责任,

对儿子的责任——

凡是尽了责任的人,都值得尊重。”

1949年,她定居香港,在那里遇到真正爱她的人——邻居苏纪之。两人夫唱妇随,感情很好。

当她还是一个家庭主妇的时候,她为所有人付出,却只换来丈夫的鄙视和抛弃;当她华丽转身,全心专注于提升自己之后,所有人都对她刮目相看,对她的付出充满感激。

当她为爱情付出全部的时候,她从没得到过爱神的眷顾;当她用双脚站起来,成为一个独立自信的女人后,爱情却向她抛来了橄榄枝。

这个世界是现实的,生活的底气都是自己给的。作为女人,只有拥有了支撑自己生活和选择的能力与勇气,才能在一段不好关系中华丽转身,成功逆袭。

1972年,苏医师病逝,张幼仪移居美国,与儿子团聚。

她住在离儿子家不远的一个公寓里,过着简单而规律的生活:

每天7:30起床,做40分钟早操,然后吃早餐。

平时看看报,走走亲戚,上上老年课程:德文班、有氧操和编织班。

每周还搓一次麻将,允许自己一年有200美元的输赢。

而她的儿子和儿媳,才貌相当,婚姻幸福。四个孙子孙女也个个品学兼优。这一切,都离不开张幼仪的付出和努力。

张幼仪与儿子

1939年,儿子阿欢满21岁,张幼仪问他对未来的太太有什么要求,儿子回答“我只对漂亮姑娘感兴趣。”这句话让她想起了徐志摩还有他们之间失败的婚姻。她知道,光有美貌无法保证幸福稳固的婚姻。她不愿下一代再重复他们的悲剧。

于是,在谨慎地物色到样貌秉性都符合要求的儿媳张粹文后,张幼仪没有要求她和曾经在徐家大宅的自己一样深居简出、传宗接代,而是鼓励她要不断学习,接受新的思想和文化,以满足儿子的审美眼光和知识品味,也使她不再面对和自己当年一样的困境。

两人婚后不久,张幼仪为儿媳重金聘请老师,教她中英法德四门语言。在张幼仪的引导下,儿媳也成了一个才貌双全的人,夫妻两人感情很好,生了三女一男。

1947年,阿欢得到了去美国留学的机会。这原本是一个好消息,可是张幼仪却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她想起了当年的自己,因为徐志摩长年在外留学,而她在家养育孩子,两人差距越来越大,最终离婚。而现在,儿媳也面临这样的困境。

经过反复思量,她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你们一起出国,孩子我来照顾。那一年,四个孙子的年龄分别是:6岁,3岁,2岁,1岁。从留学开始到儿子儿媳工作的数年时光里,这四个孩子都是在张幼仪的看护下长大的。

张幼仪与孙辈们

跟丈夫一起出国的儿媳,后来也没有让张幼仪失望。她考上了特拉法根设计学院,学习时装设计。后来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她的作品曾经在纽约第五大道著名的服装店进行展示。

1988年,在儿孙的陪伴下,张幼仪安详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很多人说,聪明善良的婆婆,不会让儿媳重蹈自己年轻时的覆辙,让她不再吃自己年轻时吃过的苦。张幼仪就是这样一个深明大义的人,在面对婆媳和家庭关系时的态度和做法,也是儿子婚姻幸福的关键。

在需要时,她引导着儿子和儿媳,同时帮忙带孙子和孙女,做他们坚强的后盾;后来儿孙大了,她选择得体地退出,住在儿子家附近,彼此照应又互不打扰。人与人的关系,恰好需要这样刚刚好的距离。

回顾张幼仪的一生,跌宕起伏、精彩纷呈。

年少时,她如同那个时代的大部分女孩一样,不被重视,从未被富养,但她好学上进,创造机会去求学,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青春年华,她在婚姻的漩涡里谨小慎微、惊慌失措,当命运让她遭受接二连三的打击,陌生的异国他乡,被丈夫抛弃、痛失爱子,在失去一切后,她不再害怕,因为她明白了人生全靠自己成全,于是以后的每一步她都只靠自己的双脚去丈量。她拥有了成功的事业、独立的人格、圆满的婚姻和幸福的家庭。前半生所有的遗憾,都在后半生里获得了补偿。

晚年时,她把每一天都安排得简单而充实。看淡了人世变幻,也释然了曾经受过的所有伤痛,尽管一个人,她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独立。这样的晚年,没有一地鸡毛,只有从容和优雅。她成全了自己,也成全了身边所有的人。

亲爱的小伙伴们,你是否也找到了应对人生难题和不顺的出口了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