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大学》之十(完结篇)
原文: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人而下不好义者,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译文:
生产财富也有正确的方法:生产财富的人要多,消耗财富的人要少;生产财富的人要勤劳,消耗财富的人要节约,如果能做到这一些,财富便是一直充足的。
仁爱的人利用财富来修身养德,不仁的人把生命当作代价而去聚敛钱财。没有在高位的人喜爱人德而在下位的人却不喜爱忠义的;没有喜爱忠义的人而做事却不周全的;没有府库中用仁义得来的财物最终不属于自己所有。
孟献子说:“养了四匹马拉车的士大夫之家,就不要再去养鸡和猪;丧祭能用冰保存遗体的卿大夫之家,就不要再去养牛和羊;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家族,就不要再去养捜刮民财的家臣。与其养捜刮民财的家臣,还不如养有偷盗东西习惯的家臣。"这是说,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物为利益,而应该以仁义为利益。
作为国君,却还一心想着聚剑财物,这一定是有小人在劝诱,而那国君还认为小人是好人,让他们却处理国家大事,结果是天灾人祸一并降临。这时虽然有贤能的人,却没有任何办法拯救了。所以说,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物为利益,而是应该以仁义为利益。
小结:
从3月14日天始,至今天17天,每天早晨通读全文一遍。"书读千遍,其义自现"!开口朗读的过程,越来越享受古文韵律之美!对内心的洗涤和开解,千人千面,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内圣外王"!
根基端正扎实,才可能成为有用之人,所以才有"文化人坏起来危害性更大"之说。
"筑基"在于养德,且要内外兼修。每个人内心都有"善"和"恶”两股势力,用正知正念去涵养和强大内在的“善",运用“格物"的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顺应并遵从万事万物蕴含的本质和规律,内心修炼得诚澈了,外在呈现的状态也是庄重而清明的。
《大学》诵读已完结,继续诵读《中庸》就不在这儿展示了。
什么鸟?还一唱一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