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愈写作

“信念植入”疗“失眠”

2018-08-09  本文已影响38人  心语花香
世界上原没有“失眠”,是世俗的私心杂念制造出了“失眠”

  “一般情况下我会首先按照认知行为疗法的套路做些心理教育,比如告诉求助者:

    1.平均每天睡眠多于8小时的长睡者、少于7小时的短睡者、介于7-8小时之间的中睡者,大约各占人口的1/3。

    2.有研究发现,短睡者效率高,精力充沛,积极进取,而长睡者有较多精神苦恼,信心和干劲较差。

    3.长睡者和短睡者在人格上没有显著差异,迄今还没有一个报告说明长睡者优于短睡者,因此我们不必羡慕那些会睡觉的人,也无需为自己的睡眠少而担心。之后,我会告诉求助者一个叫“最低睡眠需要”(minimum sleep requirement, MSR)专业名词,而且通过类比的方式力争将“每个人的最低睡眠需要不同”这一事实或理念强行植入求助者心中。”

……

  今早学习了以上内容,颇受启发。如果说我们的大脑是一台超级计算机,你的思想就是一套软件程序,如果能够给软件升级转换程序,我们就能够立即改变。转换我们的思想、情绪、潜意识、行为。将“每个人的最低睡眠需要不同”这一事实或理念植入求助者心中,就相当于给大脑升级了“程序”。首先改变了求助者的思想,使他对自己的“失眠”有了一个更客观的认识,能够从自身特点出发,重新看待这个问题。当发现自己的“失眠”不是病态,只是“睡眠最低需要不同”的时候,情绪就会从根本上发生转变。求助者不再焦虑紧张,一切释然了,接下来的行为调整和改变也就水到渠成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