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想法读书

01.身教,还需鼓励与支持

2019-04-03  本文已影响0人  写作的奶爸

历史上有一则“谢安教子”的故事,原文是这样的:

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译文】谢安的夫人教导儿子时,追问太傅谢安:“怎么从来没有见您教导过儿子?”谢安回答说:“我经常以自身言行教导儿子。”

谢安是谁?这个人属于中国历史上东晋时期的政治明星,很多人说起谢安只知其名,但说起谢安的好基友大家一定知道,此人就是家喻户晓的书法大家王羲之。谢氏家族和王羲之所在的王氏家族都是当年东晋的名门望族,唐代刘禹锡的《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的就是他们。

谢安由于出身好,学问高,最后做到正一品,官拜太保,权力也很大,辅佐皇上治理国家,说明谢安这个人的政治才能是非常强的。

谢安的夫人刘氏其实也是个圈内人,他的哥哥刘惔是魏晋八公子之一,而且是晋明帝的女婿,也就是驸马爷。年轻时候谢安经常在外面玩,他老婆整天在家带小孩儿,谢安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再加上他大哥家的一大堆的儿子女儿也常常丢他们家,把他们家当幼儿园。谢安的夫人就成了幼儿园老师,带一大堆娃,天天很头大。

而谢安这个人性格非常沉稳,在家里也不大说话,属于内向型,平时回家也不怎么跟媳妇、孩子们说话。有一天他老婆终于忍不住,爆发了:“你这个爹怎么当的,从来都没看见过你教小孩的?”谢安这个人性格稳不代表他不会说话,这个在朝堂上高官得坐的人,吵架起来也厉害得很。马上回答:“我经常用我自己的行为来教啊!”

就这么一段夫妻之间的小斗嘴,一不小心就进了史书,被我们当做以身作则的典型案例来传诵了下来。

那么,谢安这种以身作则的家庭教育方式有没有起到作用呢?我们看一下他的子女后来的情况。

谢安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儿子谢瑤没有到而立之年就生病死了,一生没有什么故事。二儿子谢琰和表哥谢玄一起参加淝水之战,无惊无险靠着战功一直当武将,但是最终却因为轻敌和下属反叛而丧命,连父亲政治高度的一半都没有达到。谢安的女儿,一个嫁给了王珉,另一个嫁给了品行不端的王国宝,最终都是夫妻生活不幸福而离婚的。

因此,从其子女的人生看出来,谢安的教育并不怎么成功,甚至可以说相当失败。另外说一下,王珣和王珉是堂兄弟,大名鼎鼎的王羲之,是他们的叔叔;王珣取了谢安弟弟谢万的女儿,结局也是离婚。而他这侄女与王珣离婚,谢安也是直接责任者,甚至是直接的操盘手。原因是谢安鄙薄王珣的为人——看不起这个侄女婿,不惜与琅琊王氏嫡系一支交恶,坚持让侄女和女儿离婚改嫁。谢家和王家,双方因此不通往来许多年。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种衰败,在我们后人看来,仍然是非常可惜。

谢安在历史上的地位,那当然很重要,出身好,长得也帅,他自己是个书法家和文学家。谢安有鼻炎,吟诗的时候,鼻音较重。许多士人为了模仿他的声音,只好捏着鼻子吟诵。这种读法竟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做“洛下书生”。这可比当下的很多网红都厉害多了。

谢安在政治上也是很成功,前面说到的淮上有战事,那就是有名的淝水之战,谢安是这场战役的主要决策者。谢安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为东晋赢得数十年的和平。他还挫败了桓温篡位之意。

中国有句俗话,年轻有福不算福,老了有福才是福。可是你想想谢安的晚年,政治上,因为功劳太大遭到皇帝猜忌,被迫前往广陵避祸,当年就病死了;家庭中,两个女儿都离婚,儿子还被部下给杀了。真是一个晚景凄凉啊!

其实啊,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仅仅“以身作则”是不够的!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很容易受到环境的浸染,环境中不仅仅是父母,还有长辈、老师、同学、社会。作为孩子的父母不仅要以身作则,还需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好的习惯,这就需要设法扩大自身对孩子的影响力,比如:欣赏和交流。

对自己孩子的欣赏并不等于不顾一切的夸奖,而是来自内心的一种默默支持,对其一点一滴成长的鼓励,建立起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欣赏不见得需要父母去做很多,有时候,也许一个赞赏的眼神就够了。

谢安倒是明白,也说出了家庭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那就是身教的重要性,但是他的这种身教可能是非常单薄的,尤其对孩子缺少了应有的欣赏与鼓励。我们从另外一件事情的记载中就能看出来。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归矣。” 意色举止,不异于常。——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译文】谢安与别人下围棋,不一会儿谢玄在淮上的的书信到了,谢安看了之后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和客人下着棋。客人问淮上的军情如何,谢安回答说:“那些小子大破敌军。”在说话时,谢安的神色举止和平常没有什么不同。

玄等既破坚 ,有驿书至, 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suì)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jī)齿之折(shé),其矫(jiǎo)情(qíng)镇物如此。——选自《晋书·谢安传》

【译文】谢玄等人已经击败苻坚后,告捷文书送到,谢安正在和客人下围棋,看完后,便把文书放在坐具上,脸上毫无高兴的神色,依旧下棋。客人就他,缓缓答道:“小儿辈已经击败了贼寇。”下棋结束,回内室,过门槛时,心里过于高兴,没有察觉木屐底的齿被门槛折断了。他就是这样故意抑制自己的情感,表示镇定,使人无法猜透他。

从这则故事我们就能看出来,谢安对于孩子们的态度。也是作为长辈是高高在上的,也是不苟言笑的,甚至是喜怒不形于色的。从政治的角度出发,能够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应该讲是个优点。可是回到家,面对自己的家人,这就很没情趣、没意思了。

我跟很多人都曾经聊起来,不少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我们很多人一生难以逾越的一座大山,就是父爱这座大山。尤其是小的时候,不管我们做了什么,可能我们都很难得到来自于父亲的欣赏、鼓励、支持和赞美。

你好不容易考到了99分,家长会问你有没有考100分的。你好不容易更加努力,考到了100分,他可能还会问你:班上有几个考100分的。

不管你做的再努力,最后取得的成绩再好,可能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家长习惯于担心,怕我们会骄傲,怕我们会自满啊,怕我们会退步,总是在拿更高的标准来要求我们,并且一再的告诉我们不要骄傲,不要骄傲。哪怕他内心其实是满意的,也一定不能表现出来。

所以好像不管我们做了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至少在表面上都很难获得家长对于我们的认可和欣赏。

这真的是一种遗憾,这样的家庭氛围,这样的家庭教育,至少是非常单薄的,也是非常无力的。

我们不妨看另一则故事:

张苍梧是张凭之祖,尝语凭父曰:“我不如汝(rǔ)。”凭父未解所以。苍梧曰: “汝有佳儿。”凭时年数岁,敛手曰:“阿翁,讵宜以子戏父?”——选自《世说新语·排调》

【译文】张苍梧是张凭的祖父,有一次他对张凭的父亲说:“我不如你。”" 张凭的父亲不明所以,张苍梧说:“你有个好儿子。” 张凭当时只有几岁,他拱手说道:“爷爷,您怎么可以拿儿子来戏弄父亲呢?”

我们说天伦之乐、儿孙绕膝,不外如此。这样的一个家庭氛围,一个爷爷会拿着自己的儿、孙去开玩笑,至少说这样的家庭是非常的轻松的,非常好玩儿的。放松才会产生智慧,在这样轻松而愉悦的家庭环境当中,我们每一个人才都是幸福的,并且是智慧的。

这就是交流的魅力。我经常见到很多家长,自己辛辛苦苦工作,真的是为了孩子什么都能牺牲,可就是缺少跟孩子之间的交流。这种缺乏能到什么程度?我只说一种情况,很多五六年级甚至上了初中的孩子,连爸爸妈妈做什么工作都不知道。就算知道,很多时候也只知道公司的名字或者是一个泛泛的岗位名称,他不知道细节。而我们知道,一个挺大的孩子,他应该了解父母的工作细节。在这个基础上,他才能理解爸爸妈妈的辛劳和对他的爱。否则,没有交流,没有彼此的了解,还谈什么理解,谈什么家庭教育呢?

低下身子,眼神平齐有交互,跟孩子好好交流和沟通,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和支持。

本文作者:颜廷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