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

享看|看了《傅雷家书》才能理解父母的关心

2020-04-25  本文已影响0人  give派

继续说《傅雷家书》这本书,本周我阅读的最大感受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是不对等的。

这个不对等的意思是双方对对方的精力投入上存在不对等,即:父母的付出比起孩子来说要更多一些。

在书中,有很多封信都提到了类似的事情:傅聪没有及时回信给傅雷夫妇。

当然,这很大程度上与傅聪的学习比较忙有关系,但是我觉得更多的还是在于父母和孩子的爱不对等。

父母对于孩子的爱大于孩子对父母的爱,这是一种必然,从生物的本能角度来看就是这样的:比如一些鸟类(当然也包括很多其他动物)把孩子养大之后孩子就会离开父母而去。

当然,也许有人会反驳我,说:这只是动物当中的,而人类与动物有区别。

但是,你能确定下面这些行为你没有过吗?

一、对于父母的叮嘱总是觉得不耐烦。

二、对于父母的关心总是觉得理所当然。

三、对于父母的教导总是当成耳旁风。

四、对于父母的问题总是觉得烦。

当然,我也并不是来罗列我们平时所犯的”罪状“的,我像说的是,上面这些很多人都有过。

在《傅雷家书》中,其实就能够看出傅聪对于父母的爱、关心的回应比较少。

傅雷看到儿子的来信,有时会寄出好几封信,但是傅聪却并不会回很多封,再后来傅聪加入英国国籍貌似也没有和傅雷商量。

傅雷夫妇总是把傅聪想要的各种东西寄过去,但是傅聪好像不常送东西给傅雷夫妇,甚至连平时的情况都不会说得很清楚。

中国父母大都有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他们总是喜欢把最好的东西先留给子女。

比如说,我妈也总喜欢把一些我喜欢吃的或者我姐喜欢吃的菜留在冰箱里面,有的时候甚至会冻上几个月。

而在过年期间,也有很多父母会提前给孩子准备一些东西,在孩子会来之后天天能吃上喜欢吃的,临走前还要装上一行李箱或者一后备箱。

孩子能够给父母带来的就很难说,当然,父母也许不图什么,就希望能够多说几句话。

但是很多时候可能连多说几句话也没有,现在很多人回到家之后基本就是玩手机,同父母的进行的交流大概只有到饭点之后叫一声与应一声这么多。

而在工作的时候,和父母的交流就更少了,有的时候甚至还会把一些因为工作上的问题产生的负面情绪传递给父母。

而父母总是希望你能够和他们多说说话,当你有困难时,他们总是会想方设法帮助你,你因为一些问题而情绪崩溃时,他们也会尽力去安慰你,虽然这种安慰可能没有作用。

其实傅雷也是这样,在傅聪练琴练得辛苦时,他会鼓励傅聪,并且还希望他不要太过拼命了,当他生病时,也会叮嘱他要照顾身体,要是没有他的信件,傅雷总是十分焦急,想着孩子是不是病倒了,还是其他原因没有写信。

所以,阅读这本书,你就能够体会到父母的心情和父母的不容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