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漫谈(老王唠教育)之六十六
2020-09-19 本文已影响0人
东哥杂谈
![](https://img.haomeiwen.com/i20224432/cc78c5098593a86f.jpg)
教学常规漫谈 之六十六
昨天我们谈了点拨,今天谈谈点拨的策略。
1.整体性点拨。
学生学习的知识不是彼此孤立的,不仅某学科内部的知识存在着关联,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也是相互联系。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建立知识的整体性概念,这对于训练他们们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整体性点拨就是教师在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感知教学内容,掌握整体知识的核心内容的粗线条的认知结构。
2.重难点处点拨。
点拨如果不分主次,面面俱到,巨细无遗,就失去了点拨教学技能的基本特点。点拨应该针对教学的重点或难点,集中力量攻坚克难,重点,是教材中具有关键性的知识内容,它在整个教材的知识的相互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起着支配的作用。难点是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知识障碍和思维障碍。教师应采用画龙点睛的办法,点重点,拨疑难,帮助学生化难为易,拨疑为悟。
3. 迁移性点拨。
迁移性点拨是通过课堂知识的辐射和延伸,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叶圣陶先生说,“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教师教给学生学会这个“例子”仅仅是个基础,教学的根本目的还在于要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本领,并进一步培养起学生的创新能力。
4.终结性点拨。
某一阶段的教学过程终结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体性的概括和总结。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更高层次的水平上理解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把新学的知识纳人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更深人地理解这些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