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三
早起晨跑第三天,三公里足矣,慢即是快。
早起是延长生命的良好方式。
准备好了一整天的丰盛食物,煮了水饺作早餐,洗了热水澡,跑步回来的路上列举了今天的任务清单、本月的任务清单,这正是"一天之计在于晨"。
![](https://img.haomeiwen.com/i22725983/89f1018a03547dea.jpg)
列出计划的时候充满了力量,很多清单差点被遗忘了。工作会因计划而从容,这是准备和预热。有些清单是每日的任务,有些清单是每周的任务,有些清单是每月的任务,时间就是这样被排完的,我发现一年时间过得飞快。
没有看清和列出目标就会陷入麻木和混乱的状态。"麻木"就是为了上班而上班,为了生活而生活,没有前进的方向,每天临时决定指哪打哪,时间变得没有意义,虽然很忙但是不知道忙什么,心无所属,一事无成。"混乱"是不预则不立,没有计划的事情是不可能成功的,大脑本就是单线程的工作,我们非得给它安排多线程,同时交叉去做很多不同的事情,每一件都没有做好,自己又非常的累,忙着切换,就好像轮流跟20个人聊20个不同话题,每次只说一句话。很多人没有领会专注的含义,总想一瞬间同时做20件事。如果不把它们写出来排个序去处理,他内心就会紧张混乱匆忙。
没时间思考是现代人快节奏的通病,留给自己的安静空间太少了,即使拥有假期也是想办法把它填满,填满了还叫空间吗?静和存在才是空间。我们走进一个房间如果里面已经塞满事物,那么就是没有空间了。
对应到时间也是如此,老子的"无为"会被许多人误解。内心的思考惯性会让人静不下心来,一旦安静,它们感受到的不是存在和空间,而是空虚和无聊。心的空间是靠觉知和减少思考得到的。静的本质就是喋喋不休的大脑安静下来,如果它不安静下来,它就会不断给你问题,20个到1000个,你总是被迫按照它的指令去把时间填满。
假使一个人抽出一天来决定对自己大脑今天的想法置之不理,就这样静静的坐着,感受着,如果成功了,那就太美妙了,这种静源自于自己主动去屏蔽思考本身。既然有"我思故我在",那么我不理会"我思"得到什么感受呢?如果身体不去执行自己的大部分自动化的思考,一个人更高的存在就会觉醒,他用意识去行动,他不仅思考,而且更进一步的思考着思考。"我为什么这么想?这样合理不合理"。
曾子有句名言"一日三省吾身"。反思就是思考着思考的意思,大多数人是一想到什么就去做了,这样就纯粹沦为思想的奴隶。我们还有思考自律、克制是什么?这些都是从反思和主动的约束开始,一个不反思的人不会进步,一个不敢评断自己思想信念的人还没有成熟,因为他大部分的信念都源自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