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有意思简书历史专题精选

“白蛇传”故事的起源

2020-06-12  本文已影响0人  高肖彬

“白蛇传”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讲述的是临安城大夫许仙与修炼千年的蛇妖白素贞之间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人民对男女自由恋爱的向往和对封建势力无理束缚的憎恨。那么,这样一段曲折动人、家喻户晓的传说,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

说到“白蛇传”的起源,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概念:跟一般的故事不同,“白蛇传”并非是某位作家突发奇想编成的,而是我国民间集体在将近一千多年内所创作出来的典范,真可谓来之不易。“白蛇传”在中国广为流传,开始时是以口头传播,后来民间以评话、说书、弹词等多种形式出现,这中间所经历的过程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复杂许多。

最早的“白蛇传”雏形见于唐人谷神子的《博异记》,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

唐宪宗元和二年,李黄带上仆人来到长安东市,在路上遇到了一驾牛车,车里是一位穿白衣服的美女,而车后有几个女仆跟着。李黄听说她们买东西的钱不够,便热心相助。于是,美女请李黄到自己家里拿钱,由于路途遥远,李黄直至夜间才到达美女的住处。在这里,李黄和美女同居了三天才出来,仆人从他身上闻到了一股腥臊气味。

回到家后,李黄觉得身体不适,于是盖上被子就睡了。少顷,家人见他精神恍惚,便揭开被子查看,发现床上只有一颗人头,而身子都化成脓水了!家人急忙叫来仆人详细询问,得知事情的原委后,立即前去寻找那位美女的住宅,却发现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空园子,荒寂无人,庭院里只有一棵高大的皂荚树。而附近的居民告诉他们,这是一座废弃的院子,根本没人居住,并且经常可以看见一条巨大的白蛇出没于皂荚树底下。

还是在《博异记》里,记载着另一个有关白蛇的故事:

唐元和年间,担任金吾参军的李琯,从长安城永宁里的住处出去游玩,在城南的安化门外遇见一辆车子。车子全部用银子装饰,特别华丽,旁边跟着两个女仆。李琯一时兴起,也跟了过去。天黑时,车子进了奉诚园,有一个女仆出门招手请李琯进去坐。在这座大宅里,李琯看见一位穿着白净衣服的女子,年龄有十六七岁,美若天仙。李琯内心的喜悦难以言表。

等到李琯出门回家时,就觉得头痛难忍,不一会儿,脑袋竟然裂开而死。家人急忙命令仆人到去过的地方再察看一下,却只看见,在一棵枯死的槐树里,有大蛇盘屈的迹象,但是没有找到大蛇,只有几条白色的小蛇而已。

到了宋代,白蛇的故事由唐朝的文言小说变成了话本,这就是《西湖三塔记》的故事:

宋孝宗淳熙年间,临安府一位名叫奚宣赞的书生,在西湖边游玩时,恰好遇到了一个迷路的女孩卯奴,于是让她住在自己家里,好吃好喝供着她。半个月后,有一位老婆婆来寻回卯奴,并邀请奚宣赞去她们家做客以表谢意。卯奴的妈妈是一位身穿白衣的漂亮妇人,她对奚宣赞心存感激,于是和他做了夫妻。但不久之后,白衣妇人翻脸了,想要挖他的心肝下酒。卯奴念及旧恩,前后救了奚宣赞三次。

奚宣赞逃回家时,恰好遇到了他的叔父奚真人,奚真人是有道之人,得知此事后,决定搭救侄儿,于是作法将婆婆、卯奴、白衣妇人全部捉获,三妖现回原形,分别是獭、乌鸡和白蛇。奚真人将三妖盛在铁罐里面,并用符压住,安在西湖中心,之后又造了三个石塔,把他们镇压在三塔之下。

故事中的白蛇虽然美丽,但她仍然是吃人的妖怪,只有乌鸡妖卯奴还算有情有义。

此外,在明人田汝成的《西湖志余》中,也有类似“白蛇传”的故事——《双鱼扇坠》:

明朝弘治年间,句宣街有一个名叫徐景春的少年,春日游湖山,傍晚时经过断桥,恰好遇到了一个美女和一个丫鬟。徐景春对美女一见钟情,于是上前搭讪,问她们为什么在这,美女说是迷路了,然后徐景春就自告奋勇地要送美女回家。把美女送回家后,丫鬟强拉着徐景春入宅。徐景春很高兴,当晚就和美女同寝,二人又以鱼扇坠为赠。

第二天早上,邻居发现徐景春卧在一个坟堆旁,便连忙把他扶了回去。徐景春的父亲经过查访,得知那里竟是孔氏女淑芳之墓,于是马上报了官。等官府把坟墓打开之后,这些鬼祟才算是彻底完了。

这个故事中没有蛇妖,但与后来的“白蛇传”还是有一些相同之处的,分别是地点(西湖断桥、湖墅)、人物(徐景春,姓徐,和“许仙”的“许”同音。民间口口相传中有此转变也不足为奇。一位小姐和一个丫鬟所对应的便是白娘子与小青)、故事(都是人和非人之间的故事)。

“白蛇传”故事的基本定型,是在明末冯梦龙编纂的拟话本小说集《警世通言》中。在该书第二十八卷所录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一文里,故事的男主角变成了许宣,女主角则有了一个名号——白娘子。此外还出现了法海禅师,小青也已经出现,不过在这里,她的名字叫青青,并且她还不是一条青蛇,而是青鱼。故事的情节开始复杂起来,“游湖借伞”、“官府失盗”、“宝塔镇妖”等基本情节均已齐备,地点则放在了杭州、镇江、苏州一代。这个故事中也没有报恩,只有情念,但妖精多情,书生负心,白蛇青鱼“永镇雷峰塔”。

在这个故事的基础上,清人方培成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创作了剧本《雷峰塔》,“端午惊变”、“盗仙草”、“水漫金山”、“断桥相会”等脍炙人口的情节开始出现,“白蛇传”故事的主线纲架自此大体完成。此时,正逢乾隆皇帝南巡,地方官员把此剧呈上请乾隆御览。有了皇帝御览的招牌,“白蛇传”也就因此传遍了整个中国。

到了嘉庆十一年(1806年),江荫香托名为“玉花堂主人”出版了中篇小说《雷峰塔奇传》,使得这一改写后的故事有了供案头阅读的固定文本。后来在嘉庆十四年(1809年),民间艺人陈遇乾又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了弹词《义妖传》,“白蛇传”的故事最后形成,白娘子也终于有了自己的芳名——白素贞,而男主角则正式更名为许仙。到这里,蛇精的故事已经完全由单纯迷惑人的妖怪变成了有情有义的女性。

从清代中期之后,“白蛇传”开始以戏剧的形式活跃在舞台上,大量被昆剧、京剧所演绎,中间又经历了许多演变。到了清末,有一位文人托名为“梦花馆主”,将与白蛇故事相关的小说、戏曲情节做了整理,又进行新的补充,形成一部章回小说《白蛇全传》 ,在民国时期广为流传。该书后来也成为了《新白娘子传奇》等影视作品取材的蓝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