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行走系列江南(二)初遇秦淮河
对秦淮河的概念源于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那时候头脑中就有个疑问:“淮河”前面为什么要加个“秦”字?是秦始皇开凿的?后来又读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也没有找到答案,倒是对秦淮河充满了向往,希望有朝一日能在秦淮河畔漫步,去寻找答案的蛛丝马迹。
看到“古秦淮”的高大牌楼时,恍然觉得是在梦境中。身不由己地随着人流向前涌动,眼前一派喧闹,稍不留意,随时会被淹没在人流中。真想问问路人:你们也和我一样,是来寻找答案的吗?
路过李香君故居,虽然这是个和香艳有关的女子,但这个女子和杜十娘一样令人刮目。也许换做我们,断然下不了她们那么决绝的心思,只这一点,就令人望尘莫及。
前面出现了一个普通的巷口,名字却早有耳闻:乌衣巷。据说当年东吴大帝孙权的军队曾经驻扎在这里,全部身着黑衣,所以这里被称作乌衣巷。后来这里是名流居住之所,曾经显赫一时。再后来,这里就成了普通百姓的居所。唐朝的刘禹锡曾有诗名为《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巷口流连了一会,没有进入巷子,就急不可待地踏上了文德桥。秦淮河就在桥下流淌。
秦淮河的水油绿油绿的,但不腻人,也绝不香艳,倒是让人在纷杂的声音中静了下来。无论多么嘈杂,秦淮河始终是安静的,居然没有想象中的画舫在上面闲逛。秦时,始皇帝身边的术士曾预言:五百年之内,这里会出天子。始皇帝为使自己的基业千秋万代,于是改了这条名为“龙藏浦”的河流的走向,打算用这种办法来冲走“龙气”。于是有人就误认为这是秦始皇人工开凿的河流,就在淮河前面附上了一个“秦”字。其实,秦淮河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只是由于和秦始皇产生了“瓜葛”,身份就变得神秘起来。
桥畔的落叶树伸展着光秃的枝干在傍晚的余光中招摇。这么油绿的水滋润着它们,叶子竟然毫不领情,都去赴大地的约会了。传说中的画舫怎么还不出现?
先去聚贤楼赴一场舌尖上的盛宴吧!养颜豆腐脑、南京臭豆腐、桂花糖芋苗、鸭油酥烧饼、五香茶叶蛋、鸭血粉丝汤,实在记不住名字了,精致的美食让胃口大开。要是不品品这里的美食,是不是虚了此行?
满足了口腹之欲,再次漫步回到刚才来时的路上,两边的店铺灯火通明。来到文德桥上,对着远处的灯火拍摄秦淮河,忽然,灯火通明的画舫进入了镜头。画舫四周悬挂着灯笼,在光滑的水面上悄无声息地前行,极快地钻进桥洞,不见了。赶快穿过人流,到了桥的另一侧,画舫刚刚钻出桥洞,人影晃动,水光一色,画舫越走越远,像一团火焰,消失在视线的尽头。虽然人没有坐在画舫上,心已经随着画舫飞走了。
视线的尽头是什么?无从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当年改了“龙藏浦”走向的秦始皇,能想像得到秦淮河如今的模样吗?
夜色越来越深。灯火笼罩,画舫穿梭的秦淮河愈加神秘了。
夕阳余晖中的秦淮河 似曾相识 乌衣巷 刘禹锡《乌衣巷》 画舫 招摇而来的画舫 夜色秦淮 古秦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