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感情
动物的负面感受及感情:
在鸟类及哺乳类动物同类个体身上,尤其是具有群居属性的动物们,必定存在一些比较负面的主观感受。
这些情形大多都是由于食物所引起的,比如:当母狮们费劲千辛万苦才捕猎到一只体型不大的猎物,那么在这些母狮之间很有可能会因为有限的食物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冲突。
不过,我想要表达的当然并不是冲突的剧烈程度,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同一狮群的不同母狮之间一定有一种关于仇恨、愤怒的主观感受,从而在彼此之间产生负面的感情。
可是,它们之间的负面的感情仅仅是在争夺食物的那一短暂的时刻才会爆发并显现出来,而一旦这件事过后,他们很快便会遗忘这件事情。
之后的合作捕猎中,它们的捕食行动几乎没有受到上一次的不愉快的进食经历的影响。
语言之后的负面感受与感情:
可当人类有了语言之后,一个群体内部成员彼此之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述刺激,互相在大脑中勾勒出曾经使他仇恨、愤怒的图像甚至视频,来形成负面的个体感受,从而使得当事的双方产生负面的感情。
互相厌恶、互相仇恨、互相嫉妒、互相鄙视……
而且,也许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类之间存在的负面感情的种类几乎同积极的感情种类一样多。两者几乎是同等对立存在的。
与一般动物们有所不同的是,它们会“就事论事”,过后遗忘,否则,自然界就不会有群居动物的存在。而相对高级的灵长类动物,包括猴子、各种猩猩,关于“仇恨、愤怒”的感情尤为强烈,假如负面感情的程度足够强烈,它们可能几天之后、可能几个月之后都难以化解。
最可怕的是有了语言的智人成员之间,对于一件极其“仇恨、愤怒”的事情,他们可能几个月、或许是许多年之后、甚至在极端情况下是一辈子,人类之间一定程度的的负面感情都难以消解!
这些负面的感情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智人群体在日常生活之中的团结合作。不过,人类也不会就此而改变群居的属性,因为一根筷子太容易折了。
其实即便如此,智人一旦遇到关乎群体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们也很可能会摒弃前嫌、一致对外,搁置争议,共同合作。那些负面感情的影响也几乎忽略不计,那条“绳子”相比于那些没有语言、没有感情动物甚至人类来讲,也要结实紧密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