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正向的期望和评价,是迈向成功彼岸的灯塔!
昨天,去电影院看了《我不是药神》,很值得一看!
为之点赞的同时,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着我:是什么让一个苟且偷生的小人物,成长为一个推动中国医药改革的“药神”战士?
看过片子的人,相信不难找出答案:促使他成长的,是一群身患绝症,必须拿钱续命,比他更加悲惨无助的小人物们。
01
起初,我们看到程勇是一个因为常打老婆,而离婚的中年落魄男。在街头开一间卖印度神油的小店,生意很差,连房租都交不起。整个人的面貌是胡子拉擦,中年油腻,有点渣,有点自私,特别没救的一个人。
前妻要带儿子出国定居,他既不想跟儿子分开,又没能力给孩子更好的生活,犯了老毛病,对人大打出手。
父亲的病情加重,脑血管瘤随时可能爆掉,面对高昂的医疗费用,他却束手无策。
这时候的程勇,生活艰难、狼狈不堪、苟且于世。
02
给程勇的生活带来转机的,是一个更加悲惨的小人物——吕受益。
他得了白血病,需要吃一种叫格列宁的进口药,正版药的售价近四万一瓶。吕受益吃不起,但他却知道印度有一种仿制的格列宁,药效与正版药类似,而且很便宜。
因为程勇经营印度神油店,常常来往印度,吕受益就找到了他,觉得他一定能弄来自己想要的药,还给他留了电话。
虽然知道走私药品是犯法的,但面对高额利润,程勇选择挺而走险。
这时候的程勇,为生活所迫,一心只想赚钱。
03
几经周折,程勇把印度仿制的格列宁买了回来。500的进价,5000卖出。
程勇赚到了钱。
同时,等药救命的吕受益、思慧的女儿、小黄毛彭浩、刘牧师也都有了省钱保命的仿制药可以吃。
这时候的程勇直言,他才不想做救世主,他只想赚钱。
04
药一批批的进来,一批批的售出。
程勇不光赚了钱,他还挽救了众多吃不起正版药的白血病患者。
一面面的锦旗向他送来,患者们当他是妙手神医一样,给他以褒奖和肯定。
在众人的褒奖声里,程勇已经开始在意患者的安危,当有假药出现,刘牧师和思慧挺身而出时,他也加入了打假的战斗。
这时候的程勇,内心有着微妙的变化。面对众人的期待,他的肩上更多了一些责任。
05
然而假药风波之后,当他知道卖假药是要判刑的。
想到自己上有老,下有小。他不能置家人于不顾。
加上假药贩子张长林的威逼利诱,他最终遣散了队伍,开起了服装厂。
这时候的程勇,刚刚升起在心头的那一点为白血病人谋福利的责任感,在家人孩子的幸福面前,被击打得荡然无存。
06
一年后,程勇的服装生意风生水起。
这时候吕受益的妻子出现了,因为张长林把药价抬高到两万,很多人吃不起,就告发了他。张长林被通缉,大家又没药可吃了。
吕受益因为没了药,病情恶化,痛苦不堪,最终自杀。
本已活在阳光下的程勇,因为自己不再卖药,导致朋友离世,让他的灵魂陷入深深的不安之中。
当他在印度的烟雾缭绕中,看到象征着毁灭与重生的神灵——湿婆和迦梨两尊神像时,他的精神彻底得到了升华,程勇开始逐渐剥去油腻小贩的“小我”形象,走入了舍己利他的“大我”境界。
他终于下定决心不计代价的救人,他明白了:比起赚钱,比起自己被抓,更重要
的还应该挽救生命。
他知道有更多的吕受益在等着他,期待着他。他不能看着他们去死。他决定重操旧业,哪怕被抓。
这时候的程勇,向着病患的期待,在面对利己,还是利人的人生选择时,他选择了继续卖药救人,而且500进价,500卖出。只为救命,不为赚钱。
07
他主动送儿子去了前妻那里,做好了被抓的打算。
当思慧问他药的售价时,他的回答,让思慧用几秒的沉默,向他投去敬意。
小黄毛和他一翻交心之后,用在他身后学狗叫的方式,拉近了和他的距离。
当印度药厂停产,需从零售商手中回收,进价成了2000,但他的售价,还是500,每月要损失几十万,他只说了一句话:算是我欠他们的。
这个时候的程勇,身上散发着人性光芒的大爱之美,让他成为当之无愧的“药神”!
08
当警察追查线索时,没有一个人愿意出卖他。
卖假药的张长林被抓,我们以为这个维利是图的小人,怕是要供出程勇了,可他始终都没有。
老奶奶在警察局里慢慢地说:
“四万块钱的正版药,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老奶奶的话听得众人潸然泪下。
这些话也深深打动了警察曹斌,他把所有人都放了,声称这个案子自己办不了。
在案情的重压下,警察追查的矛头逐渐指向了程勇,为了掩护程勇,根本不会开车的小黄毛,开上车决然赴死。
程勇被判刑,去往监狱的路上,一个警察对另一个开车的警察说:开慢点。
程勇看到车窗外面,十里长街都是来送他的人,人们摘下隔离病毒,也象征冷漠的口罩,向他致意。
他在救赎别人的同时,也终于完成了自我救赎。
09
看罢影片,我觉得这个片子更像是一个小人物的成长史。
在最初一切都糟透了的时候,程勇是不被认可的。
在他妻子的眼里,他应该是一个百无一用,只会家暴的渣男。
被太多差评包围的人生是可怕的,它只会让人更加颓废。
而负面的暗示会将一些不足扩大化,让人不自觉地沿着这个暗示向前走,人生也会越变越糟。
10
程勇后来的成长,跟众多病人期望、褒奖、肯定不无关系。
如果程勇没有遇到吕受益,他可能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更没有机会完成自我救赎。
可以看出,在程勇迈向药神之路的每一个转折点,都与众人生死攸关的期待密不可分。这让他觉得自己是被需要的,被肯定的。
正是这份期待、需要和肯定,推动着一个小人物,完成从人到神的转换。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期望效应,什么是期望效应?
期望效应:通常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一方充沛的感情和较高的期望可以引起另一方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在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期望效应实验:
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一所小学的一个班级里对所有学生进行了智力测验,并告诉该班级的老师:名单上的学生智商得分很高,在未来肯定会很有成就,其实,这份所谓高智商名单上的学生都是随机选取的,在给老师制造了某些学生特别优秀的期望后,研究者在学年结束后再次测验。
结果是惊人的:班级中那些被标定为未来会有成就的学生的分数显著高于其他学生,期望变成了现实。
这一实验说明,有了正面的期待,老师对孩子施加的影响和评价也会不同,学生在老师的这种正面关注、期待之下,也会慢慢往好的方向发展。
人们一旦建立了正面的期望后,就会尽可能地验证自己的期望。而被期望的对象接收到了这种期望,也会朝着这一方面努力。
正如程勇,原本渣男一个,但面对病患们举步维艰的生活中,把他当成仅存的那一点生死相托的期望,促使他毅然选择了大义,成就了小人物,到医药改革推动者“药神”的转变。
在孩子成长的途中,正向的期望和评价,是推动孩子成功和进步的动力,是迈向成功彼岸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