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妈妈都是追梦人
2020年,在河南迎来初秋的时候,56岁的苏敏开始踏上预谋已久的“私奔”之路:
“我不想再给大家干活了。
我要逃离现在的生活。
我想出去转转。”
这个念头,结婚生子的30年里,或许在苏敏的脑海里,不止一次闪现过。
但,她从来没有机会付诸行动。
她是这片土地上,最普通平凡也最有代表性的传统女性:
出生于动乱而贫瘠的上世纪60年代,小时候被父母管得很严,就连留什么样的头发都要听母亲的。
作为家里的老大和长姐,一直都活在“你要懂事”的驯化里,自幼就承担起照顾两个弟弟的责任,给他们洗衣做饭。
长大后,她女承父业地到父亲所在的国企上班,为了快速逃离不自由的原生家庭,她23岁时匆匆嫁给一个看似门当户对其实只见过两面的男人。
但,不过是从一种束缚,逃往另一种窒息。
何况,在时代和命运的大手里,人人都如砂砾般渺小。
人到中年后,她历经了国企倒闭,个体下岗,生活没有着落。
为了赚钱养家,为了孩子教育,她当过泥瓦匠,和壮劳力一起和泥运沙,推过水泥车,扛过沉砖头。
再后来,她还支起小摊儿卖过水果,学过裁缝做过衣服,当过环卫工扫过大马路,跑到亲戚的家具店当售货员,给报社当过报纸投递员,在超市当过促销员……
用她自己的话说:
一天都没有闲住过,丢下拖把拿起扫帚的命。
她辗转于各种底层活计的同时,还包揽起家里的各种家务:
每天洗洗涮涮,伺候丈夫;供养女儿读书,直至成家立业;看着女儿结婚,然后等到双胞胎外孙出生;再照顾两个小家伙三年,终于到上幼儿园的年龄……
她像极了我们每一位做母亲的人,大半生都活在“为丈夫,为生计,为孩子,为孩子的孩子”的连环套里。
忍辱负重。这个用来讴歌传统女性的高尚词汇,不知不觉中站在道德高地,捆绑住很多女性的手脚和灵魂。
直到有天,眼角开始挤满皱纹,鬓角开始冒出白发,皮肤开始不可抑制地松弛,病痛开始时不时造访,才在“我怎么就老了”的叹息里,发现好像还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
安放一个做了很多年的梦。那就是要逃离这个牢笼,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
她独自上路,带上那个终于敢说出“我想”“我要”“我能”的自己。
金秋10月,她从开始变冷的中原大地出发,一路驶向温暖的南方。
原来,只要你愿意,生命可以从56岁开始。
原来,只要你勇敢,苍老的手依然能紧握命运的方向盘。
每个妈妈都曾经是一个追梦人,只不过为了家庭和孩子不得不隐忍。余生不多,条件允许时,放飞自我,不白活一回,不白来这世间走一遭!!
愿每个勇敢的女性,都能活出舒展的模样。
愿每个做梦的灵魂,都能得到善意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