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欣赏:《父母在,家就在》

2023-03-19  本文已影响0人  句町丁

【原文】

残门锈锁久不开,灰砖小径覆干苔。

无名枯草侵满院,一股辛酸入喉来。

忽忆当年高堂在,也曾灶头烧锅台。

恍觉如今形影只,家中无人诉情怀。

异乡漂泊几十载,再回故乡成外人。

门后空留教子棍,已无叮嘱添衣寒。

【意译】

家中的老屋已经破败,一把生锈了的铁锁挂在破门上,很久已经没人打开;门口进屋用灰砖铺就的小路覆盖了一层发黄的蕨类枝叶。院里长满了无名杂草,心中不自觉地涌起一股辛酸。想起当年父母在世的时候,我曾经在这里帮他们烧火做饭。如今父母故去,人世间仿佛只剩下我一个人,再也找不到亲人诉说心里话。在他乡打拼了几十年,也有了自己的后代子孙,回来出生地反而一个人不认识,变成了外乡人。破门后那根父母曾经用来打我的棍子还在,但父母已经不在,再也没有人叮嘱我冷了要及时多穿衣服。

【感悟】

本诗歌作者不详。表现了一个老者回老家,看到破败的老屋,从而引发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全诗透出浓浓的辛酸和无奈,表达了“父母在,家就在”的传统文化。读来令人有一种流泪的冲动。

家是什么?家就是父母。父母在,家就在。你可以有兄弟姐妹,有丈夫妻子,有儿女孙子,有各种亲戚,有各种亲情,但只有父母,永远是我们的长辈;只有父母,在他们的眼中,我们永远是没有长大的小孩,世上最疼我们的人,最把我们的冷暖饥饱放在心上的,只有父母做得到。而我们,有了孩子后,心思就放在了孩子身上,父母的恩情就淡化了。

兄弟姐妹长大后都要建立自己的家庭,都要各奔东西,特别是现代,兄弟姐妹天南地北打拼,但只要父母还在,每年春节,都会不约而同的把父母所在的地方当做家,都要回家团圆。一旦父母故去,兄弟姐妹间的亲情慢慢就会变淡,来往就少了,家就分了。

“父母在,不远游”现代社会已经做不到,但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多给父母安慰,每年春节过年,只要有条件,一定要回到父母身边,当父母几天的小孩子,听一听父母的唠叨。(20230320)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如认为侵权,请告知本人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