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资败的不冤,外资赢了(第三百一十二期)

1、技术性转折
2019年1月4日,沪深两地市场共创新低,创业板不在此列。
此刻,技术分析投资者是纠结的,因为按照惯例,如果是牛市反转,那么各个指数应当共创新低才对,创业板在这一天并没有。所以,这些人大概率是空仓或者轻仓的。
然而,1月4日至今:
上证指数涨幅25%;
深证成指涨幅39%;
创业板指涨幅40%;
任何市场,涨跌幅超过20%,都被称作技术性牛市。这一次,赢得依旧是估值;而非所谓的技术面共振。
如果你始终关注本号,那么一定是满仓穿过来的。
回顾2018年,极其凄惨,上证指数跌幅24%;振幅46%;
我们的观点始终是,越跌越买,就买那些便宜的绩优股;但愿你们还记得18年中旬我们所提到的一年半载。
2、内资败的不冤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稍有风吹草动的涨幅,牛市论随风飘扬。
不要听忽悠,涨幅50%是牛市,涨幅300%依旧是牛市。
牛市也分好多种;局部性牛市、小牛市、大牛市、疯牛、至于慢牛,正在开发中......
牛市与否,投资者无法猜错,只能依据策略。很多投资者迷恋基金机构,同样会错的离谱。
2月25日,上证指数年线位置,2800点才开始爆发巨量,断断续续持续了13个交易日的天量。
2500点至2800点,仅仅300点的空间,这些巨量绝非散户的贡献。
全世界90%的投资者,永远都是后知后觉;就算信息在泛滥,指数没有个千八百点涨幅,牛市热点无法传导出去。
至于后面的大爷大妈们,更是不在其中,还在广场中热舞逍遥......
我们还是拿数据说话:

根据金蟾所提供的数据,2018年11月30日,上证指数2500点左右,基金平均仓位降至69%低位。

2019年2月14日,上证指数2700点左右,基金平均仓位降至67%低位,后面的走势你们都知道的......
券商也好不到哪去,谁也别笑话谁,根据一些所谓的消息,券商在2800点至3000点之间,在开会研究,剩余的大约5成仓位,跟不跟......私募也差不多。
我们经常说,对于基金的投资一定要更加小心,无论公募还是私募,基金与投资者相同,有业绩好与坏。
尤其是,牛市后半场,很多投资者不敢买股票,所以干脆买公募或者私募,将钱交给这些机构们,你们专业,拿去玩吧......
机构们来者不拒,有钱干嘛不拿,再不济,也有管理费;顾客是上帝,既然拿人钱财,就要替人消灾,所以尽管已经牛市后期,也要硬着头皮上......
然后,成交量又来了,股市又涨出了最后的疯狂......
3、投资要大气
这是我的非常喜欢的一篇文章:投资要大气-负数成本
实际上,外资也是这么干的......无非,越跌越买。
这是外资相比于内资的最大不同,对于百点甚至几百点的波动,视而不见,所在意的是基本面。
你们知道我从不关心消息面与题材面,倒不如资金的流向来的更为实在,我是个厚道人......实在。

外资并不是神,他们买入的未必也就是对的,不过外资的策略是正确的。在经过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调研后,看好之后,便开启持续优质买入模式。
目前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资金7692亿,其中一半的资金量,都是近一年的流入,而近一年的A股大背景,是下跌的,大气投资。
这就是外资的策略,经历了几百年的投资磨砺,价值投资,越跌越买,越涨越卖,只买优秀的上市公司。
其实一年你们始终会发现,似乎每天外资都是净流入状态;2018年A股243个交易日,按照3837亿计算,平均每天净流入15亿左右,细水长流......
所以,相比之下,内资太怂,经历太短,缺乏锤炼,妖气还在,败的不冤。
而我们的金融市场,也是逐步开放,练手......
可投资者并不能跟着外资交易,外资也不是神。
要承认,外资所买入的大都是非常优秀的上市公司,是A股市场中的优质资产。其中,就有我非常看好,但确下不去手的恒瑞与爱尔眼科,太贵。
饶是如此,也强过去买入那些被炒糊妖股。
投资,如果你真的抵挡不住上涨的波动,忍不住追涨,那么就去追市场中最优秀的上市公司。
虽然你会发现,原本只想做个短线,但是无奈被动的做成了长线,可价值会第一时间追上价格。
就算真的要折腾,就选择那些最优秀的上市公司折腾。
在投资中有一道不是急转弯的弯,既然好公司和坏公司都会上涨,那么为什么不去买入好公司呢?最终,好公司最为安全,上涨的也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