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秋文摘千字文写作小组每周500字

千字文--习惯了接受,便忘记了感恩

2015-03-14  本文已影响140人  大地_行者

我们家兄妹五人,小时候也真是受尽了贫穷和困苦,我唯独和三姐的关系最好。

因为三姐仅比我大两岁,在生活中我们俩的共同语言也最多,我有什么事也爱跟三姐商量,三姐也一直骄纵我。

上中学时,我们开始住校,我初一,三姐初二,那时候学校还是大通铺,农村学校学生多,一个寝室不够睡,我积极主动的向老师申请住混合寝室,与此同时,让三姐也申请混合寝室,就这样,我俩在家里住一起,在学校里还住一起。

跟三姐住一起,我是占很大便宜的,至少一个宿舍没有人敢欺负我们,另外,我从来不洗衣服,不打水,不洗碗等等,这些都是三姐代劳了。

久而久之,我就习以为常了,哪天三姐要是不给我打洗脚水,我就发脾气,抱怨,故意不洗脚就钻被窝,就这样,往往都是三姐妥协与我。

初中没读完,因为家庭贫困,三姐就辍学打工去了,我继续读高中。

那时候,三姐没有高文凭,打工也是赚点辛苦钱,很少,一个月四百块钱,但是三姐舍不得花呀,隔山差五的去我学校给我买好吃的,给我钱花,给我买新衣服穿。

我坦然的享受着这一切,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谢谢,也从来没有觉得我亏欠三姐什么,仿佛这都是我应得的一样。

三姐回到家后,父母会责怪她乱花钱,会三番五次的嘱咐她自己攒钱,三姐从来都是嘴上答应,却又会在我身上花很多钱,而这些我是全然未知的。

三姐包容着我所有的缺点,纵容着我的任性,她一个人去独自咽下工作中所受到的挫折,接受因为文凭低而受到这个功利社会的种种不公平待遇,从来不告诉我,也从来不让我分担什么。

我一味的索取着,三姐习惯的付出着。

2012年,我坐火车去哈尔滨,车程25个小时,除掉睡觉的时间,就是看书,看书累了就发呆。

车上有一对母子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是从武汉回哈尔滨,我从信阳站上车,正好一路同行,母亲有四十多岁的样子,儿子20出头的样子,这是背景。

一路上,去车厢连接处打开水,去餐厅买饭,都是母亲在做,儿子在看。

最明显的一个就是那个母亲中午去9号餐厅买饭回来晚了,等她打包带回来两份饭时,儿子在那抱怨母亲太慢,等的快饿死了。母亲还急忙给儿子道歉,手忙脚乱的把吃的摊到小桌板上。

那个儿子看着有一米八几的个子,但是这种生活状态我实在是看不过眼,在外面尚且如此,在家里呢?

细思极恐,那以后会是怎样的一种状态,这位母亲养活的不是儿子,而是大爷。

忽的想起年前看了一篇一位奶奶带几个月大的孙女跳楼的新闻,这类悲剧的发生绝非偶然,中国重男轻女的思想也根深蒂固,随之而来的就是孙子孙女出生,奶奶必须带大,这不是家长额外给的恩惠,而变成了子女给父母的任务。

我又想起老家有个亲戚,孙子出生后,不是欣喜,而是发愁,因为二老面对的不仅仅是要受累抚育孩子长大,还要负担孙子的奶粉钱和衣物钱,有人会说了,小孩子的父母干嘛吃的?

不知从何时起,中国莫名的就有一种不正常的风气,爷爷奶奶不照看孙子就会被舆论压的抬不起头、不负担孙子的部分费用,就不是一个称职的爷爷奶奶。

而儿子儿媳们也都心安理得的吸干父母的最后一滴血,搜刮着老人最后的一点油水,并不体谅这些事情给父母带来的苦恼。

就像我老家的亲戚一样,一把年纪,每天带孙子累的筋疲力尽,还要负担小孩子的吃喝拉撒,买奶粉,买衣服,苦不堪言。

谁都会有老的那一天,为什么不能少点索取,多些感恩呢?

从这些人身上,我转念就想到自己,以前的自己不也是这样吗?一味的索取,却从来不付出,真是令人讨厌的角色。

意识到这些后,我开始主动往家里买菜,主动往我妈的超市购物卡里充钱,主动做饭,主动干家务,主动分享我的劳动成果,主动给父母买件衣服买双鞋等等,花的都是小钱,因为懂得感恩,懂得分享,整个人的气场都不一样了。

去年小外甥出生,三姐因为剖腹产,身体恢复期间,我每天穿越大半个信阳市给三姐送午餐和晚餐。平时生活中在街上里看到三姐喜欢的东西,我都会主动买回来。

把这些写出来,不是为了标榜自己有多会感恩,我做的这点事还远远不够,我只是想时刻提醒自己,没有谁有义务对谁好,没有什么理所当然,千万不能因为习惯了接受,就忘记了感恩。

哪怕是对父母,哪怕是对至亲,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总是没错的。

大地行者唯一QQ|微信:1058210252,我一直在路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