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几乎从来不美
反反复复把那个访谈看了好几遍。
大概林叩问的是文学中的美与虚伪的矛盾。
在我看来,这是无解的叩问。文学无法与创作者分离,书写者堂而皇之地粉饰太平,把他们自圆其说、自以为是的想法,用语言,用修饰表现得富丽堂皇。源头是令人生厌的恶心,而造就出来的语境也能美得令人迷醉。
你可能会因为创作者的文学而欣赏、崇拜甚至爱上他;却可能无法因为创作者的道德败坏而厌恶他创作的优秀文学,一方面沉迷在编织出来的糜烂的美之中,一方面又痛恨他们对文学的巧言令色。
像影视里的魅力反派,你恨他的罪行,却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吸引。
像被性侵犯的人,抗拒着暴行,身体却本能地产生快感。
对文学的既爱又恨,其实是对真与美能够一体化的诉求吧。
然而,真相几乎从来不美。
脱离了文学来谈,当真实越来越赤裸裸地摆在眼前的时候,那些离谱得可怕的事实,一遍遍在屏幕上滚动的社会热点栏目中出现,谈何美感?不仅不美,这些事实还会让你产生联想,破坏你的审美。
昨天,博主耳帝推了一首歌,MV里有几幕,是一个年长的男人和一个小女孩的亲呢互动。根据歌的意境,他们可能是感情深厚的父女,可能是穿越时空的情人。
我却十分的紧张警惕,仿佛那位年迈父亲马上要伤害女孩。这个不美的想法占据我的脑海,破坏了我欣赏歌曲的愿望。我关掉窗口,感到一阵愤怒。
这仅仅是耳濡目染,我一生极为平淡安逸,未曾亲身受过苦难。虽然困惑、迷茫,却常在寻找答案的时候发现,我的那些想法是多么虚妄,于是轻易地“明知不可为而不为”。我感受到的痛苦和愤怒不会持续很久,像是莫可名状的瘙痒或是经年不好的疮疤,时不时刺痛神经。
我们浸泡在谎言与虚伪的染缸里,挣扎着拥抱一丝一缕的真实与美好。有时候跳出染缸,但它依然存在那里。
林说:“我无意也无力去改变社会现状。”但是她无法熟视无睹,何况她是亲历过痛苦的,她又恨又爱,在文学中寻找美,却感到被巧言令色的文人所背叛。那个故事,那些压抑的叩问摧毁折磨了她一生。
其实她的访谈所表达的可能不及她思虑的十分之一。
对我来说,我是无法用任何一种方式清晰、真实、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像我现在写下的,也有巧言令色的嫌疑。
尽管如此,我还是庆幸自己的书写能力,能疏导出一部分繁杂无序的天马行空、沉重的情绪,不至于把自己憋坏;也能抒发自己感受到的美,想象的美,向往的美。
但那些所谓美,所谓真,所谓文学、知识……接触这些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从中感到愉悦,烦扰和痛苦只是附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