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

不给就哭?!3招改掉孩子“要这要那”的臭毛病

2018-03-22  本文已影响0人  天子学国际儿童情商教育

“要这要那”,大概是我听宝宝说得最频繁的话:

“妈妈,我要这个汽车。”

“不行,家里已经有很多的汽车了。每次都是买完就扔一边不玩,太浪费了。”

“我要,我要,我就要。”

“不行,不行,就不行。”

妈妈不肯就范,孩子开始边哭边闹,妈妈的说话分贝也一阵高过一阵。

这样孩子闹,妈妈恼的事情随处可见。

讲一个我身边的真实例子:

我的朋友,现在也是邻居。

她的孩子只要一出门,就会闹着要买这买那,要这个要那个。如果拿不到,就哭闹不休。

朋友因为平时工作忙,也觉得亏欠了孩子,所以只要孩子说要,几乎都会买。

偶尔几次觉得有点过分,很烦,但最终会在孩子的眼泪中投降。

可是,随着孩子长大,孩子想要的东西变本加厉,已经有点超出朋友的经济能力了。

对于孩子的“我要我要我就要”,朋友表示头疼。答应了,怕宠坏孩子;不答应,又舍不得孩子哭闹,更怕孩子学坏。

我们如何正确应对呢?

1、冷静

即使我们内心抓狂,也要冷静,如果冷静不了,请在内心默念几遍“亲生的,亲生的。”

2、接纳

亲子关系到位了,教育才有效。

即使不合理,我们也可以先倾听、接纳孩子提出的要求,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很懂我。

这恰恰是良好沟通的开始,让他愿意说,愿意听。

3、看懂目的,才能搞定孩子

● 孩子吵闹、要求多,是孩子的某个需要未得到满足,其目的无外乎以下四种:

① 寻求关注。孩子的目的是:操纵别人为自己奔忙或得到特殊服务。

② 寻求权力。孩子的目的是:我说了算。

③ 报复。孩子的目的是:以牙还牙。

④ 自暴自弃。孩子的目的是:放弃,且不愿意别人介入。

● 要离开或不走

比如:3岁左右的孩子,突然听到妈妈说要去奶奶家,死活不肯出门,不断重复说要在家里玩、要回家,哭得歇斯底里。

妈妈一开始还好言相劝,各种诱惑。可是孩子压根不吃这套,依旧哭个不停。

最后妈妈火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抱起孩子就出发去奶奶家。

在这个案例中,孩子不肯去奶奶家,不断重复说要在家里玩。是因为他不知道去干嘛?要去多久?什么时候回?

这些问题妈妈都没说明白,所以孩子才会死活不出门,不停地说要在家里玩。

4、事先和孩子讲清楚:

“今天下午要去奶奶家,因为奶奶生日,所以我们要去奶奶家庆祝生日,到时候表哥表妹们都在,他们会陪你玩。吃完饭,最迟8点多,我们就回家了。”

这样一来,孩子就可以清晰地知道,今天要做什么,要去哪里,什么时候回家。

孩子内心对安全感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就愿意去奶奶家了。

● 要玩具、要零食

① 看文章开头提到的案例。刚开始,孩子不停地索要玩具,其实是在寻求妈妈的关注,希望通过索取玩具的方式,证明妈妈爱自己。

答应了就是爱,不答应就是不爱。

当孩子用要玩具寻求关注时,父母要做的不是买玩具,而是陪伴孩子,用行动告诉孩子,他是被爱、被重视的。

② 这个案例的最后,孩子已经不再是寻求关注,而是进展到寻求权力阶段了。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玩具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不是由我说了算。

你不同意是不是?我就哭,哭到你同意为止。至少目前为止,这招所向披靡。

5、面对这个阶段的孩子,家长需要退出权力的争夺。

小孩子其实可以听懂大道理!通过家庭会议,建立合理的限制,然后坚持到底。

注意:家庭会议的过程孩子要参与讨论,结果也需要取得孩子同意。

比如每个月孩子拥有1次(频率可根据家庭的具体情况来定)自由挑选玩具的机会。

当孩子不停地要买玩具时,就可以和善而坚定地告诉他:

① 如果一次都没买,可以说:

“根据我们的约定,一个月你有一次自由挑选的机会。如果你确定要买,没问题,但是直到下个月为止,(可在日历具体的时间点做记号)不能再买玩具了。”

② 如果已经买了,可以说:

“根据我们的约定,一个月你有一次自由挑选的机会,但你已经用掉了。妈妈知道你真的很想要,但妈妈不能答应你。

如果你真的喜欢,可以下个月再买。

接下来我们要等到这个时间点才能再买。(翻开日历,指着做了记号的时间点跟孩子说)”

③ 最后,不管孩子如何哭闹,始终和善而坚定地陪着他,不指责,不批判,也不说教,直到他哭闹结束。

正如那句,聪明的父母都带点“绝情”。

如果父母做到和善而坚定、言出必行,孩子会慢慢地明白,哭闹是无用的,便会逐渐放弃耍赖哭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