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洪流下,我们都是聋哑人
文/廖锦腾 (湖北宜昌人)
“你不知道,该我走过的千山万水,我都得一一走过。”青年作家车由轴根据其父亲老炮儿的人生经历拍摄的纪录片《遇见无声之美,哑父治愈了我的焦虑与迷茫》中,我们能看到一种面对生活的英雄主义:哪管时代的潮水未停,风将要把我带到未知的地方,我自用长满茧的双手,举起不太锋利的斧子,向前劈出。
片中的父亲小时候发高烧,在物资匮乏、吃饱饭都成问题的年代,为了保命,便在赤脚医生的建议下服用了猪砂,也因此成为了聋哑人,失去了上学的机会,成为了木匠、工人、农民。普通人的生命总有些荒诞,在重大的人生事件中,滑向未规划的路段,然后沿着这条路,蹒跚地向前走。母亲本出身于小康家庭,却也因小时候的一场大病,成为了聋哑人。或是机缘巧合,或是父亲的勤劳、踏实吸引了母亲,两人喜结良缘。
父亲身体上的缺陷使他只能从事体力劳动,也让他成了干活的一把好手,农活、木工、泥瓦工、装修工、修理工……父亲是如此的全能,让我看见一个老人,吃完早饭就拿起锯子、木刨、墨盒,为家里打了一把新板凳;在田间劳作时,遇见锄头断了的乡邻,便放下手中的活给他接了新杆。父亲的心里有多少自己,就有多少他人,忠厚、老实。在孩子出生之后,父亲更加努力的赚钱、持家,从一根柴,一块石头,一点点地,用了三十年时间攒出了一座房子。
他将自己变成了一颗时代中的螺丝钉,打下了这个民族坚实的基础,也成为了家庭的地基。他是如此的坚韧,看着前方的生活、飞来的冰刺,默默吸了口烟,便头也不回的扎进去。父亲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很难看出温情,这大概中国父亲共同的样子。孩子需要教材费,他表现的不愿意,只是自顾自的抽烟,却去卖掉了麻,凑齐了钱。他严格地检查带回家的每一本书、努力不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小秘密。在孩子想辍学追求文学梦时,变得忧心忡忡,甚至用冷战的方式想要逼迫他走自己心中的路线。
孩子北漂并赚到钱后,嘴上嫌少,却笑着激励……中国的父亲说不出温柔的语言,但一举一动,皆写满了爱怜。父亲是聋是哑,但心里敞亮,知道要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他或许不认同孩子的想法,甚至反对孩子的所作所为,但仍努力培养着他,这样的父亲,可爱、可敬,他提着自己的灯,在前面走着,总想再走远一点,让孩子、家人都能看得清;岁月和生活的苦难磨炼着他,将他变成了我们眼中的英雄。
人总会老去,孩子也会长大,父子二人终于和解。父亲在一次工作中锯伤了手指,孩子心急如焚,从北京赶回家照料父亲,就在这一刻,孩子看见了父亲的消瘦与衰老,理解了他的不易与艰辛,父亲也看见了孩子对自己的牵挂。这样的亲情,便是中式父子间无声的表白。普通人的一生大概只有两个高潮,出生的时候,父母、家人在我们身上寄予了无限希望、遐想,如众星捧月般美好;死的时候,成为村口的话题,收获从未有过的关注,和泪水。
从陌生人的视角看,小人物的生与死之间需要打开倍速,但从孩子、亲人、自己的角度看,一生的曲折与高光皆是刻骨铭心,却只在失眠时,片段的闪现。片中的父亲是中国农民、工人的缩影,也更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缩影:我们或许曾经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却因为某些变故成了现在的普通人,早时的热血已被生活的寒风吹凉了大半,淤在喉头,吞不下,吐不出。
我们自知优秀,却发现没有发挥天赋的机遇,便在时代的洪流中,为了生存,成为了“聋哑人”。在一次次地与生活扳手腕后,我们学会了许多,改变了许多,对世界看的清楚了些,对自己看的更深了些。父亲那一代人的身上,被时代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沿着确定的路线和无数的例子,一步一步的向前走,走向一个可以看见模糊的轮廓的未来。我们这代人,有着无数的、却看起来差不多的道路,因此我们感到了迷茫。
每一条路的前方都有无数的人,能看到的只有前人的背影,身后的人看到的,也只有我们的背影。但我们并没有因此倒在生活那充满荆棘的路上,反而勇敢的埋头向前:飞驰的外卖员、深夜的网约车、用心运营账号的自媒体人……我们没有退缩,都在努力的让生活变得更好;或许,我们说着“过不好这一生”,却都在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沉默地向上攀登着,头也不回。
组成生活的,是300天的雨雪纷飞、50天的阴云密布、15天的风和日丽。而生活的真谛,于父亲,是用自己残疾的身体、不太锋利的斧子,劈出未来;于我们,便是以一代代暗自传承的坚韧与勇气,和独有的方式,向着我们想要的未来,进发。
影片的最后,纪录片的导演——也是孩子——为父亲献上了自己的诗歌,镜头中的父亲在工地上,在田地间,在白雪覆盖的山林中,向前走着,不让黑暗笼罩自己,盼望着光明,和希望。
先辈举起火把,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