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随笔(22)
天气真的好起来了,天气预报说我们这里真正意义上的春天来了。
学校新到了一批树苗,工人忙碌着把它们栽到了车场附近。不知是什么名字,会不会开花,好希望那是一群会开花的树。
如果备课备累了,太阳穴鼓鼓的疼,来到走廊,向楼下一望,看到树正在开花。
满枝珠光宝气,满眼都是繁华,焦躁之气也随即消散了吧。
如果那是玉兰,纯白如雪,又朵朵俏丽,如果那是木棉,鲜红似火,一片片在空中燃烧,怕是每颗童稚的或者老成的心都会感动。
当然知道,有些花不适合北方。
没有去过南方。最远到达泰安。那次是十多年前了,五一的时候。
走出了一千多里路,景色自然不同了。出发时树木刚刚开始泛绿,到地方树已经是深绿色了。看到田地里有正在采收的大蒜,才知道原来那里收获的这么早。想想平时吃的青蒜竟然是旅行到了东北,而东北人第一次去看它们。
温度也明显的不同,空气里有柔和的什么东西,不是那么凌厉,好像知心的话语,响在异乡人的耳边。
语言自然是不一样了,亲耳听到他乡话,觉得可爱又亲切。
一时,很想听到各地的方言,觉得那也如同植物一样是特产。
那次游览了泰山,由于时间紧,当天走个来回。腿是累惨了,心却一直激动着。
为山的巍峨壮观震惊,为天南海北的游人惊叹,大家一个时间一个目的都汇聚在曲折的山路上。也看到有住着拐棍的老人,年过七旬,都在十八盘一点点挪动着。
还想再去,住上十几二十天,把每一处景观都装进心里。
再近些就是北京。那里有核桃树,西府海棠,有翠竹。冬天的小区,也有一种植物,像松柏一样碧绿。我细致的看了很久,叶片很厚,上面有一层腊质的保温层,这点很像人工的。小心的掐个叶子,用指甲研碎,看到了汁液,粘粘的,最后得出结论,是真的。
被众多的造景欺骗,我想不到隆冬时节会有不落的绿叶。
一个小院子不可能有太多的风景,但我们也希望我们的学校美丽舒适。多少年在一块土地上工作,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可学生却换了一批又一批。
学生是老师们最欣赏的风景。
老师是园丁,多年在一方院子辛勤的耕耘。外面看起来平平静静,可思想已经跋涉了很远很远。
多少孩子的未来在这里启程。也承载多少家庭的希望。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头发在这里被一点点染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