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速成和快速入门的理解
今天谈谈自己对速成和快速入门的最新感悟。
从小到大我们寒窗苦读十几年,形成了一个思维惯性,觉得什么问题拿到手都有最优解,有速成的方法。我们上学的时候,估计都碰到过类似的问题,掌握了一些解题技巧,确实挺实用,可以快速解题,也可以提高速度。但是,一旦换了一个角度,或者加入一些意外因素和条件就不会了。这说明,如果没有花时间深入理解,最终还是不能算真正掌握。
我高中毕业以后学过一段时间的吉他,当时老师教给我们的都是一些基础知识和技巧,比如手指、和弦的练习。练了一段时间,我不耐烦了,觉得太枯燥,自己在网上找到了快速弹歌曲的办法,直接按照视频教的操作就可以弹奏了。后来,我确实学会了几首简单的歌曲,却放弃了对基本功的练习,最终的结果就是,我没有学会看着谱子弹,永远只会弹那几首快速学来的歌,也一直没弄明白为什么那么弹。
现在回想起来,不仅是弹吉他,自己在很多方面都是这样急于求成,在加上社会上总有迎合你想法给你提供速成技巧的诱惑,我们很容易把希望寄予其上,而忘记了那条正确且痛苦的成长道路。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我们以为速成可以代替努力,从而减少学习的时间,殊不知所谓的速成只是提高了我们快速入门的时间,入门后该练习得练习,该花时间还是得老老实实花时间。
即使是拥有快速学习能力的“聪明人”,一样需要时间积累。
22岁的莫扎特轻而易举地写出一部部经典作品。不过很少人知道他4岁便开始学琴,6岁生日前,他的音乐家老爹已经逼着他练了3500个小时。
毕加索的发迹自然和他过人的商业能力有关,但他对绘画能力的打磨才是他名声大噪的关键——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毕加索博物馆,你可以在馆里见到无数小纸片或小手帕,上面是毕加索的绘画手稿,都是他“不挑时间地点”的绘画练习。
看着这些伟大的天才那么努力,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别再幻想所谓的速成、速读、速记了,唯有去除浮躁、沉淀下去、专注当下、日拱一卒才能有所收获,用曾国藩的说法这叫:“扎硬寨,打呆仗”。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